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荔枝种子脱水敏感性与组织褐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对脱水高度敏感,随着种子含水量下降,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和总酚含量下降;多酚氧化酶活性先上升然后迅速下降。其脱水敏感性的原因可能是荔枝种子膜的完整性受到损伤,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的细胞内分室作用丧失,酚类被氧化成醌,从而毒害细胞,加速种子的劣变和死亡。  相似文献   
42.
《武夷科学》2019,(2):122-126
利用刺吸电位技术(EPG)测定了荔枝蝽4龄若虫在寄主荔枝上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荔枝蝽在荔枝上取食过程中产生了5 种波形:分别为NP波(非刺探波)、α波(刺探波)、β波(撕裂植物细胞波)、γ波(取食波)、δ波(取食结束波),但对不同品种荔枝没有明显差别,表明荔枝蝽对不同品种荔枝没有明显取食选择性。研究结果对于揭示荔枝蝽及其寄主荔枝之间的互作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根据生产的需要 ,研制实用仿真农药喷雾实验系统 ,配以一定数量的大功率人工设备 ,并以几种典型的常用农药为例 ,探讨荔枝蝽卵平腹小蜂在仿真喷雾条件下死亡率与农药田间使用浓度的再稀释浓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可以模拟田间实际喷药情况 ,并在较短的实验周期内得到规律性很强的农药对昆虫、特别是对如寄生蜂般微小体形的昆虫的毒效变化情况资料 ,从而建立定量农药实验程序 ,为生产实践提供定量的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   
44.
报道一种新型保红剂用于常温保持荔枝果皮红皮的试验结果,新鲜荔枝经LJQ-1浸泡处理10min后,在室温23-35℃,RH=70%-93%条件下,贮放15d果皮颜色保持鲜红色。  相似文献   
45.
本文报道一种天然、高效、无毒的新型抗褐变剂(KH—1)用于防止速冻荔枝果皮变褐的试验结果,新鲜荔枝经KH—1处理三分钟后,速冻冷藏三个月,解冻后其果皮保色时间可达24小时以上,裂果率为4%,果肉品质和风味保持良好,通过测定贮藏期间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和果肉中糖和维生素C等的含量,表明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技术措施处理的速冻荔枝。  相似文献   
46.
荔枝种仁的营养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枝种仁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荔枝鲜种仁中各成分的含量(w)为:淀粉40.72%、粗纤维24.55%、蛋白质4.93%、镁0.28%、钙0.21%、磷0.11%.种仁脂肪中含量最高的是油酸和荔枝酸,分别为29%和28%;其次是亚油酸,为19%.这说明荔枝种仁是开发中老年保健食品的良好营养源.  相似文献   
47.
糯米糍荔枝裂果与矿质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结果表明矿质营养与荔枝裂果有一定的关系.叶片中氮和钙的含量与裂果程度是显著负相关;正常果实果皮中,硼和钙的含量分别极显著和显著地高于裂果果皮,裂果果肉中,钙和磷、镁的含量分别极显著和显著地高于正常果实果肉.  相似文献   
48.
荔枝香气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用冷冻捕集法收集到荔枝头香水溶液,通过AmberitXAD系列的吸附树脂富集到有一定浓度的头香样品,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定出34种化学组分,其中80%以上是含氧化合物。  相似文献   
49.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对龙眼园两种细蛾研究的结果,描述荔枝尖细蛾和荔枝蒂蛀虫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并提出一套防治荔枝尖细蛾和荔枝蒂蛀虫的方法,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50.
荔枝蒂蛀虫发生期测报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辉  林文才 《武夷科学》2002,18(1):284-285
荔枝蒂蛀虫 ( Conopomorpha sinensis) ,过去常称爻纹细蛾 ,以幼虫在荔枝、龙眼冬梢或荔枝早熟品种的花穗上越冬 ,幼虫于整个果期均可蛀食为害 ,引起落果 ,果实发育后期被害 ,会产生虫粪果 ,降低品质。该虫还能为害花穗、新梢、嫩叶叶脉。蒂蛀虫在漳州一年发生 1 0代 ,世代重叠 ,荔枝果实期、秋梢期是其为害高峰期 ,以果实成熟期受害最重 ,秋梢次之。5月中下旬至 6月中旬是闽南地区主害代 3~ 4代成虫盛发期 ,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上要通过预测预报 ,掌握在蛹羽化率达到 30~ 4 0 %时开始喷药防治。因此 ,选准成虫羽化高峰期及时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