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苎麻、亚麻地杂草化学控害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苎麻、亚麻是我区实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近三年来发展迅猛。但是,杂草危害是目前困扰其生产发展的严重技术问题。2001年以来我们对苎麻、亚麻地进行了杂草种类及危害的调查,同时对采用化学方法拉制杂草危害进行了专项研究,选择目前主要推广的5种化学除草剂,掌握在苗期施用控制其危害,苎麻苗床除草效果达88.47—91.97%,亚麻苗期达82.81—83.15%,控害效果良好。特别是5%金草克EC和5%精克草能EC在使用成本和效果上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季槐  戚国正 《贵州科学》2003,21(1):61-63,77
我们在生态学研究中涉及到的大多数变量呈现出随机性,因而可以认为它们就是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是研究随机变量变化规律的基础,如何利用野外取样来推断检验随机变量的分布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扩展了回归方法的应用,使其能用来推断一个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并且该推断还能被统计检验。作为一个应用实例。该方法被用于确定杂草种子在特定条件下扩散的分布函数。在此条件下,该杂草种子扩散为近似的高斯(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3.
18种杂草对重金属的超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针对目前植物修复中Cd—Cu—Zn—Pb复合污染的超富集植物缺乏研究,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对东北沈阳地区9科18种田间杂草植物进行其积累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e)、龙葵(Solanum nigrum)地上部Cd和Zn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且地上部Cd和Zn的含量大于根部Cd和Zn的含量,具备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杂草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与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相关分析表明,这些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量与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大小无关,它们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杂草中具重金属超积累特征植物的筛选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针对目前植物修复中Cd单一污染和Cd-Pb-Cu-Zn复合污染的超富集植物缺乏研究,采用田间盆栽模拟试验方法,对东北沈阳地区20科54种田间杂草植物进行其重金属耐性及积累能力的初步系统研究.结果发现: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龙葵(Solanum nigrum)和小白酒花(Conyza canadensis)对Cd单一及Cd-Pb-Cu-Zn复合污染耐性均较强,对Cd有较高的积累能力,具有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很大.重金属元素间存在着协同和拮抗效应,在进行超富集植物筛选时,单一元素试验应与复合元素试验相结合,同时建议在利用某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进行修复实践之前,也应该进行类似的评估,以确保修复效果.田间盆栽模拟试验具有方法简单,接近植物生长环境条件,便于植物种识别鉴定等优点,是筛选重金属富集植物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5.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危害性极强的世界性恶草。它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广布于亚洲热带,是新大陆众多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中传播至旧大陆的惟一物种,并与旧大陆的假泽兰M.cordata(Burm.f.) Robinson共存。薇甘菊在旧大陆的最早记录是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而非1907年采于斐济。它在中国的传播始于19世纪末,由原产地引种栽培于香港动植物公园,并于1919在该园附近发现逸生的薇甘菊。20世纪50--60年代,薇甘菊在香港地区蔓延开来。1984年在广东深圳银湖地区发现逸生的薇甘菊,80年代末到90年代已蔓延至广东沿海地区,目前蔓延趋势不减。薇甘菊在中国的传播始于香港,源于原产地中、南美洲,而广东地区的薇甘菊传播无疑地是源于香港。而目前薇甘菊在中国香港和广东境内南亚热带地区的迅速蔓延或许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种群耐荫格局的几种南方杂草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控制杂草提供有益的参考,在此对不同遮荫条件下南方常见的几种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生态位较宽的为竹叶草Oplismenus compositus(0.68)、弓果黍Cyrtococcum patens(0.41)、白茅Cymbopogon caesius(0.42)、双穗雀稗Panicum longifolium(0.40);生态位重叠值较大的有竹叶草与弓果黍(0.52),双穗雀稗与竹叶草(0.29),白茅与狗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0.24),白茅与竹叶草(0.35),小野艾Artemisia indica与白茅(0.25),双穗雀稗与狗尾草(0.24),双穗雀稗与白茅(0.28).在不同的遮荫梯度水平上,杂草的种类及其生态位宽度有明显的分化,杂草间的生态位重叠亦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7.
1996 ̄1997年,对麦磺隆的除草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防除以灰绿藜为主的麦田阔叶杂草,最好的药剂组合是5g麦磺隆+10毫升2.4-D/667m^2。  相似文献   
18.
杂草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杂草是在人为和环境双重选择压力下演化而成的一类高度进化的植物类群,其繁殖方式多样,表现在种子产量、萌发、休眠、拟态、生命力、繁殖体传播方式等。作者以举例方式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杂草多样的繁殖方式,并讨论其对人为干扰环境适应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对9种菊科杂草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法,研究了9种菊科杂草在不同水分胁迫强度下,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蓟、加拿大飞蓬和清明菜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组分明显变化,在胁迫24-48h时出现分子量约60kD的干旱诱导蛋白;胁迫时间对白蒿、苦荬菜、马兰、泥胡菜、天名精、黄鹌菜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改变有极显著差异,胁迫浓度对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改变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紫茎泽兰在我国外来有毒有害恶性杂草之一,我区现已发现30余亩,呈多点成片发生态势,主要是分布在金沙江、长江边的非耕地,还未大量的进入农田、果园、桑园和经济林区,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有效地控制其蔓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