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肠道菌群作为与人体共生的一个重要生态系统,长期以来与宿主共演化、共发育,桥接外界环境,与宿主各脏器发生互作,进而参与宿主代谢稳态调控。十几年来,已有多项研究支持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各种与宿主互作的机制可能参与宿主多种疾病,尤其是肥胖、2型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并且肠道菌群在代谢性疾病的手术、药物等多种治疗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亦有多种有关开发靶向肠道菌群的代谢性疾病治疗的研究。文章对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关系及相关机制、代谢疾病治疗中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相关治疗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以期为将来开发靶向肠道菌群代谢性疾病新型诊疗策略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花生壳提取物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情况.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测定花生壳提取物中主要有效成分木犀草素在灌流液中的浓度.结果:花生壳提取物大鼠肠吸收优于木犀草素单体,两者的肠腔有效吸收系数(Peff)和吸收速率常数(ka)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花生壳提取物中的其他成分对木犀草素的吸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3.
胰岛素口服给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注射是胰岛素目前临床应用的惟一给药途径,但由于半衰期短,需长期频繁注射,造成患者身体、心理和经济上的极大负担,口服胰岛素的最大优势在于减少与副作用相关的注射次数,增加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从长远上降低糖尿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口服方便、安全且最符合内生胰岛素分泌模式,研发胰岛素口服剂型是目前国际胰岛素药物的发展前沿,研究集中在分子修饰、使用酶抑制剂和吸收促进剂,微粒等方面,其中,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包封率、载药率和制剂稳定性较高的胰岛素毫微粒正成为主流方向,是最有希望的胰岛素口服制剂制备途径,口服剂型的研制成功、将是胰岛素非注射剂型研究的革命性突破,并会产生巨大的理论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4.
从大口黑鲈(Microptens salmoides)胃、肠道中分离到24个好氧菌株。经过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AMS-60和VITEK-AMS-CC2)鉴定结果是:真菌只有1个菌株(茁芽毛孢酵母Tri-chosporon pullulans);细菌有23个菌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只有1个菌株(干燥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xerosis),1个非发酵性菌株(食酸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cidovorans),其余21个菌株均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中,支气管败血性鲍特氏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5个,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ureae)4个,粘黄杆菌(Flavobacterium gleum)4个,产吲哚黄杆菌(F.indologenes)3个,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3个,泡囊假单胞菌(P.vesicularis)2个。24个菌株中5个水解淀粉,5个水解牛奶;在22种药物敏感试验中,恶臭假单胞菌肠14菌株和支气管败血性鲍特氏菌肠17菌株分别对17种药物有耐药性;24个菌株中,对氨苄青霉素、先锋V(头孢唑啉)、青霉素G不敏感的菌分别有23株、23株、22株。  相似文献   
25.
镉诱导大鲵肝脏与肠金属硫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两栖动物大鲵为材料,镉诱导金属硫蛋白(MT)合成,凝胶过滤SephadexG-50及弱阴离子交换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常压液相柱层析进行两次分离纯化肝脏及肠材料,分别得到两个MT亚型,凝胶过滤表观分子量约12kD,半胱氨酸含量约21% ̄24%,主要含Cd与Zn,Cd/Zn约为3/1,肝MT产率为628μg MT/g鲜重肝,肠MT产率为185μgMT/g鲜重肠,250nm  相似文献   
26.
利用菌群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菌群RBF神经网络算法,并将其应用到股票价格预测,同时在预测中引入了技术指标模型。仿真试验表明,相比于传统的RBF神经网络算法,菌群RBF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得到更好的训练效率和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7.
产絮凝剂双菌复合发酵体系的研究以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三株絮凝剂产生菌,将其进行双菌混合培养的正交试验,构建出了比单一菌所产絮凝剂絮凝活性更高的复合菌群LH,通过16SrRNA序列分析,初步判定二菌分别为Micrococcus sp.和Paenibacill usvelaei菌.对其性质的初步研究发现,复合菌LH所产絮凝剂MBF-LH为胞外代谢产物,其热稳定性好.LH产絮凝剂的最适碳源、最适培养温度、最适pH值和通气量分别为蔗糖、30℃、pH8和120r/min恒温振荡培养.培养基中添加KCl、CaSO4、K2HPO4能明显提高发酵液絮凝率.絮凝剂MBF-LH处理废水时具有用量少、絮凝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8.
驯化生物膜对水体铅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不同浓度铅离子存在条件下生物膜菌群的生长量,判断其对铅离子的耐受性;挑选吸附性强的菌群扩大培养,进一步作菌群驯化和铅的吸附试验;通过驯化前后吸附曲线和膜菌群的镜检观察对比,了解生物膜菌群在铅污染过程中的自净机制,为驯化生物膜处理含铅污染水体作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9.
郑融 《科学大观园》2010,(10):61-62
北卡罗来纳州,一只饥肠辘辘的飞虫箭般冲出松林。它被前方地面上鲜红色花朵形状的物体散发出的花蜜般香气所吸引;飞虫闻香而来,落在红艳肥厚的叶垫上。它啜饮着叶上渗出的甜汁,依着茸毛,拂去尘埃。突然间飞虫的世界被围墙包裹,深陷囹囵:叶子的两边向中间合拢收紧,边缘上的毛刺交错,如天然钢夹一样咬合起来。飞虫垂死挣扎,但夹子已紧缩关闭。现在,叶面儿停止供应甜甜花蜜,开始释放消化酶,一点点溶化飞虫内脏,最后逐渐化为一摊湿黏物质。飞虫之死,令动物界蒙羞伤悲:它居然被一株植物取了性命。  相似文献   
30.
染料脱色菌群的初筛及脱色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印染厂池的污泥中筛选到对染料有脱色作用的脱色菌群,研究了脱菌群在不同温度、不同P不培养时间等不同培养条件下对染料脱色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脱色菌对外界条件无严格要求,适应范围广,但在PH偏碱,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72h时可达最佳脱色效果,脱色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