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41.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且90%的患者合并有肝硬化,肝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肝脏在受到损害或切除之后,可以显示出强大的再生能力,这一现象早已被人们所发现并研究.就肝硬化肝切除术后肝再生、肝再生受损机制以及肝再生评估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有不少文献报道,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对肝胆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等有价值。我院自1997年开展了此项检测,为探讨其对诊断肝硬死病人的临床意义,观察108例肝硬化住院病人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并比较与其它肝功能指标的相互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对象选择:108例肝硬化患者均是本院近2年的住院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小部分病理检查而确诊。病因按1990年全国肝硬化专题学术会议标准分类,肝炎后性肝硬化84例,酒精性肝硬化10例,混合…  相似文献   
43.
李莲 《科技信息》2010,(17):I0406-I0406
为探讨满足肝硬化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26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的经验,对126例肝硬化患者给予护理模式干预后,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有效的护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各方面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探讨了祛瘀的下瘀血汤和养阴的一贯煎抑制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形成的不同作用机制.采用方法为给大鼠先皮下注射CCl4 3mL/kg,然后注射50% CCl4橄榄油溶液2mL/kg,每周2次,第9周开始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下瘀血汤组及一贯煎组,药物干预的同时继续CCl4诱导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至12周末取材.检测指标为:肝组织病理学;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肝组织α-SMA,CD68,MMP-13,TIMP-1,TIMP-2蛋白表达;MMP-2,MMP-9的活性;肝细胞凋亡指数及Caspase-12,HGFα蛋白表达.结果显示:(1) 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8周时α-SMA,CD68,TIMP-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12周时显著高于8周模型对照组;MMP-13,HGFα,TIMP-2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各时间点相互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MMP-2,MMP-9活性4周时显著升高,8周时较4周略有升高,12周时显著高于8周模型对照组;肝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12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且各时间点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2) 与同期模型对照组比较,干预组MMP-9活性及MMP-13,TIMP-2,HGFα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其中下瘀血汤组MMP-9,MMP-13显著高于一贯煎组,一贯煎组TIMP-2,HGFα显著高于下瘀血汤组; 干预组MMP-2活性,TIM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一贯煎组显著低于下瘀血汤组;一贯煎组肝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12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由此得出结论:祛瘀的下瘀血汤和养阴的一贯煎均可有效地抑制CCl4诱导的大鼠向肝硬化发展,下瘀血汤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MMP-9的活性及MMP-13的蛋白表达,其祛瘀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而抑制肝细胞凋亡和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是一贯煎养阴的主要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45.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Seldinger敲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主干,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部分脾栓塞.结果:患者行脾栓塞术后随访1个月,脾功能亢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6.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TNF-α、NO及内毒素水平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HRS)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毒素的改变.方法:本研究共分3组,即肝硬化合并HRS组33例;肝硬化无HRS组29例;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TNF-α,亚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采用鲎试验检测血浆内毒素,并分析血浆内毒素与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合并HR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NO、TNF-α、内毒素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肝硬化无合并HR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硬化无合并HR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肝硬化合并HRS患者血浆内毒素与NO、TNF-α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和0.88,P值均<0.001.结论:肝肾综合征(HRS)患者体内血浆内毒素、NO、TNF-α均明显升高,并可能参与了肝肾综合征(HRS)产生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47.
目的: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Seldinge敲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主干,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部分脾栓塞。结果:患者行脾栓塞术后随访1个月,脾功能亢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8.
49.
白蛋白等四项指标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指标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等四项指标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全自动血凝仪测定30例正常对照及3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的ALB,PT,TBIL,TBA。结果 血清 ALB,PT,TBIL,TBA在肝硬化时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清ALB,PT,TBIL,TBA可以为肝硬化的诊断提供实验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对实验性大鼠肝硬化时门静脉压力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了解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80只健康Wistar大鼠(注射前为对照组)及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后(实验组)肝组织的病理改变过程中其门静脉压力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实验性肝硬化过程中肝细胞经历了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叶形成;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在注射四氯化碳(CCl4)2周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15周时由于形成了侧枝循环,上述测值又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门脉压力与充血分数除在10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2、5、15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门静脉压力与内径、充血分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6、0.36(P〉0.05)。结论:大鼠在肝硬化形成过程中随着病理变化门静脉压力与血流动力学均发生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