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正虽然从北京回到德国到现在只经历了短暂的7个月,奔波在医院和家里的日日夜夜还历历在目。从丈夫肝硬化晚期到肝癌确诊最后到等待到肝移植的机会,我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得不感叹德国医疗技术的先进,体制的完善,效率的高速。2013年9月25日凌晨12点10分,我带着儿子和重病丈夫踏上了飞往德国慕尼黑的航班——回德国祈求最后的希望!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从护理的角度对9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诱发因素主要为摄入不足与排出过多、利尿剂使用不当、长期低钠饮食和多次放腹水.不同程度低钠血症患者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及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需密切注意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各项相关因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加强治疗中用药观察和护理,预防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大鼠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成模过程中肝组织结构变化,用四氯化碳-白酒联合诱导法构建大鼠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模型,按常规方法制备肝组织石蜡切片和镜检.建模第1~3周,肝脏的汇管区扩大,出现纤维性增生,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建模第4~6周,肝脏的汇管区周围形成纤维束.建模第7~9周,纤维束更明显,肝小叶结构紊乱.建模第10~12周,肝小叶结构更加紊乱,出现早期肝硬化迹象.建模第13~15周,肝小叶消失,假小叶出现,肝硬化形成.根据上述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皮下注射四氯化碳与口服白酒结合能有效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脏组织结构与病理变化有规律,易于观察分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用腹水回输治疗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方法:用北京伟力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54例,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结果:用此方法治疗顽固性腹水患者取得满意疗效,且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此方法安全有效,简单易行,能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症状的好转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25.
本文是作者十年间在护士工作实践中对若干例对肝硬化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与总结。  相似文献   
26.
《中国科技成果》2008,(20):51-51
肝纤维化是在慢性肝损害基础上导致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所致,它是发展成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本课题组根据中医络脉理论和肝纤维化病理、临床特点,认为肝纤维化与中医络病相关,提出肝纤维化当从络病论治。应用中医络病理论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为湿热瘀毒阻滞肝络,正气渐损,其中脾虚不运更为关键。益气健脾、化瘀通络、清热利湿解毒应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研制出芪术颗粒剂。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131例老年人肝硬化并发症进行了分析。主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腹水、消化性溃疡、感染等。老年人肝硬化时几乎全身各系统主要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28.
用血清透明质酸放射免疫测定法20例正常人、4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明显升高,可达正常值10倍以上。鉴别诊断表明:血清透明质酸对肝硬化诊断准确率达80%,敏感度为79.68%,与白蛋白、A/G相比其阳性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29.
师廷梅 《甘肃科技》2012,(23):143-144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疗效。以往在一种抗病毒药发生耐受后再加入另一种抗病毒药的联合治疗,可能会导致多药耐药,特别是在长期应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在本研究中,一开始就联合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伴随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病毒学应答和耐药率。选30名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个治疗组,剂量为阿德福韦酯(10mg)联合拉米夫定(100mg),或拉米夫定(每天100mg),随访48个月。对于需要强制采取长期抗病毒治疗的伴随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一开始就采用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比第一用拉米夫定效果较好,并且较少发生病毒学抵抗。  相似文献   
30.
统计分析早期给予抗凝溶栓药物联合TIPS术对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患者再通疗效。选取诊断出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研究组42例。对照组在予以一般治疗如服用抗病毒药物及腹水排放后行TIPS术,研究组患者,接受上述治疗手段以外,入院后给予抗凝药物华法林及溶栓药物rt-PA研究组患者术后测定门静脉压力为2.15±0.68kpa;总胆红素浓度为38.86±5.69μmol/L;白蛋白浓度为33.47±5.11g/L;血氨浓度为82.40±46.62μmol/L。研究组患者术后测定门静脉压力为3.22±0.78kpa;总胆红素浓度为29.14±7.83μmol/L;白蛋白浓度为31.85±4.91g/L;血氨浓度为76.48±52.92μmol/L。研究组的患者门静脉压力、血清总胆红素照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白蛋白和血氨虽有提升,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预先给予抗凝溶栓药物与TIPS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门静脉压力,消除腹水,肾动脉灌注不足等症状,结果显示疗效肯定,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