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18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本文对联邦德国某公司聚酰胺类热熔胶用浆状分散剂进行了剖析。剖析过程中采用了薄层层析、原子发射光谱、红外光谱以及质谱等测试手段。最终确定了该类浆状分散剂主要是由硬酯酸甘油酯类、苯磺酰胺类、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掺入碳酸钙作填充剂并混有微量碳酸镁等多种化合物组成。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制了热熔胶分散剂 FD,与国外同类产品对比,使用效果相同。这对开发我国新型热熔胶助剂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2.
聚酰胺微型化学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四类制备聚酰胺的微型化学实验方法 :ε-氨基酸的缩聚反应 ;二元胺与二元酸的缩聚反应 ;二元胺与二酰氯的界面缩聚反应和环酰胺的开环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以聚酰胺和共聚酰胺纤维及其并列复合丝为对象,研究了共聚物第二单体含量及后加工过程对纤维超分子结构、收缩性能和卷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大分子链卷曲收缩能力和分子间作用力的相互关系是影响纤维上述性能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法在基底上原位制备了钯取代Keggin型磷钨杂多酸/聚酰胺-胺多层膜修饰电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多层膜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杂多酸阴离子和聚酰胺-胺交替组装形成的多层膜生长均匀且表面平整.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层膜的形成过程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多层膜在0.4~-0.6V电位范围内出现一对归属于Pd(Ⅱ)/Pd(Ⅰ)的氧化还原峰,该峰随pH值和扫描速率的改变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在pH=4的缓冲溶液中,多层膜修饰电极的稳定性良好且对BrO3-和H2O2的还原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5.
以赶黄草为原料,选择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了赶黄草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出的总黄酮利用聚酰胺树脂进行纯化,筛选出纯化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回流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1 h.超声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料液比1:25,提取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50 min.聚酰胺树脂的纯化最优条件为:选择60~80目聚酰胺树脂、溶液pH值为4、装柱比例1:15、拌样比例1:3、洗脱溶剂pH值为8、乙醇体积分数为70%,并且乙醇用量需大于3倍量保留体积.通过实验对比和筛选赶黄草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和树脂最佳纯化条件,为赶黄草黄酮未来的提取纯化类实验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将以30%玻璃增强的聚酰胺66(PA66)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使用紫外加速仪研究了辐照时间对PA66的吸湿率、形貌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实验表明使用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胺经过紫外线的老化后的吸湿率能够明显的比为使用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胺要低。玻璃纤维能够显著增强聚酰胺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  相似文献   
107.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升降温过程中聚酰胺56(PA56)的系列红外光谱,考察了PA56红外光谱中酰胺Ⅰ带、酰胺Ⅱ带及N—H伸缩振动谱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了温度对PA56氢键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氢键键合羰基与氨基的红外吸收谱带的峰强逐渐减小,而游离羰基、氨基的红外吸收谱带的峰强缓慢增大。由此表明PA56的氢键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8.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化合物1)和L-蛋氨酸(化合物2)为反应物,无水醋酸为溶剂,反应生成酰亚胺酸[N,N'-均苯四酸-2-L-蛋氨酸二酸](化合物3).化合物3与二氯亚砜形成酰氯[N,N'-均苯四酸-2-L-蛋氨酸二酰氯](化合物4)后,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在10min内与乙二胺快速形成缩聚产物[聚N,N'-均苯四酸-2-L-蛋氨酸乙二酰胺](聚合物5).应用红外光谱分析(IR)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微波辅助加热可用L-蛋氨酸为原料将手性元素引入聚合物.  相似文献   
109.
以NaHSe为硒源,以聚酰胺-胺树形分子(PAMAM)为内模板,在水溶液中制备了尺寸均一、分散良好、荧光性强的CdSe量子点.分别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树形分子包裹的CdSe量子点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的激发下,树形分子与CdSe量子点间发生了强烈的界面电荷转移作用.质子化后整代数树形分子模板作用优于半代数树形分子.高代数树形分子的模板作用优于低代数树形分子.pH在7.5时,纳米簇粒径小而均匀,且溶液稳定性高.改变Cd2+与PAMAM物质的量比,可得到一系列尺寸不同、发光颜色不同的CdSe量子点.0℃低温时制备的量子点光致发光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0.
以改性后的聚丙烯腈(mPAN)为基膜,对苯二甲酰氯(TPC)为有机相单体,三乙烯四胺(TETA)和乙二胺(EDA)分别为水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聚酰胺复合纳滤膜。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仪(ATR-FTIR)研究了复合膜聚酰胺层的化学结构,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及断面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ETA-TPC/mPAN复合膜具有较高的截留率和较低的通量,EDA-TPC/mPAN复合膜具有较高的通量和较低的截留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