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46篇
教育与普及   1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28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蛋白核小球藻对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的毒性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实验生物,从急性毒性及生化指标方面研究饲料添加剂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utylated hydroxyanisole,BHA)对浮游植物毒性的影响,为该药物的生态毒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BHA对小球藻生长有一定影响.BHA对小球藻的48h EC50为3.25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为0.33 mg/L,毒性较大,属于中毒.BHA对小球藻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过氧化氢酶(CAT)产生明显的影响,对GSH和EROD的影响较弱.小球藻CAT活性受BHA诱导作用较显著,并随BHA暴露质量浓度的升高存在先诱导后抑制的现象,表现为典型"钟形曲线".BHA质量浓度在1~10 mg/L时,GST活性受到显著诱导,但随质量浓度进一步增高,当>10 mg/L后,GST活性趋于饱和.在低质量浓度BHA暴露条件下,CAT和GST适合作为BHA暴露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972.
对羟基苯甲醚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合成对羟基苯甲醚的一种新方法,即由对硝基氯苯经取代反应生成对硝基苯甲醚;再在还原剂Na2S的作用下还原生成对氨基苯甲醚;最后经重氮化反应,分解成产品对基苯甲醚。着重探讨了对氨基苯甲醚合成对羟基苯甲醚的反应条件及影响其收率的因素。整个合成路线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高温,高压,高酸,且每步收率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73.
974.
报道了一种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u4(Ophen)4(tp)]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02973(7) nm,b=1.51015(11) nm,c=1.51869(11) nm,β=104.6070(10)°,V=2.2853(3) nm3,Z=4,T=293(2) K,Dc=1.743 mg/m3,μ=1.908 mm-1,R1=0.0340,wR2=0.0869.标题化合物为Cu(Ⅰ)双核配位聚合物.邻菲咯啉在水热反应中发生羟基化,形成新型的羟基化邻菲咯啉.该化合物展示了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975.
人体步态研究与仿真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俊  姜寿山  张欣  陈翔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0):2703-2708,2711
综述了EMG、有限元、多刚体和逆动力学、神经-肌肉-骨骼和肌肉-骨骼建模等四种方法在步态研究中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困难和不足。指出困难在于对活体步态参数的测量,不足之处是没有运用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把人体重要的肌肉、骨骼、韧带作为多柔体系统的部件,改进人体组织的本构模型和有限元方法,基于步态生物力学运用多学科相结合为正常人研制功能性服装和鞋袜等三方向。  相似文献   
976.
白芥×甘蓝F1代及BC1代单体异附加系的GISH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白芥(Sinapis alba L)为母本,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lboglabra)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 获得了不育及半不育的两种F1植株, 再以半不育的F1植株作母本, 甘蓝作父本进行回交, 获得了BC1植株. 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结合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ual-colou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dcFISH)技术, 鉴定出不育F1植株有21条染色体, 其中9条来自甘蓝, 12条来自白芥, 属含1套甘蓝染色体及1套白芥染色体的预期杂种; 半不育F1植株有30条染色体, 其中18条来自甘蓝, 12条来自白芥, 属含2套甘蓝染色体及1套白芥染色体的非预期杂种, 其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中期Ⅰ最多出现3个C-S三价体, 减数分裂后期Ⅰ白芥染色体出现不同的分离比例. GISH分析结果表明, 从BC1植株中鉴定出了1株甘蓝-白芥单体异附加系, 其有丝分裂中期相有19条染色体, 18条来自甘蓝, 附加的1条来自白芥; 减数分裂中期Ⅰ显示9个甘蓝的二价体及1个白芥的单价体, 有时白芥的单个染色体与甘蓝的染色体形成了可能的三价体. 甘蓝-白芥单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为白芥基因渗入、基因定位与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7.
使用正丙醇这一小分子脂肪醇,进一步促进β-环糊精有序介质对1-羟基芘的荧光增强作用,基于此,利用同步荧光法测定水样中的1-羟基芘,检测限达到2.5×10-11m ol/L,相对标准偏差为3.8%(n=5),运用该方法测定了自来水与人尿样品中的1-羟基芘,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78.
以95%的乙醇为溶剂合成了4,4'-联吡啶(bipy)、2-羟基-3-萘甲酸(HL)与稀土(RE=La,Nd,Sm,Tb)的三元固体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为REL3bipy·nH2O(n=2,3).通过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79.
制备了载银羟基磷酸锆钠抗菌剂,考察了羟基磷酸锆钠载体吸附银离子过程中温度、pH值及时间对银离子吸附量的影响,以及热处理温度对抗菌剂抗菌性和耐紫外光照射性能的影响,对抗菌剂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制得抗菌性优异、耐紫外光照射性能较好的载银羟基磷酸锆钠抗菌剂.  相似文献   
980.
采用双电位阶跃法在铂电极上电沉积制备聚酰胺胺一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研究了细胞色素C在复合涂层修饰的铂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测量结果表明,细胞色素C在修饰电极上呈现一对氧化还原电流峰,表现为扩散控制的准可逆的电子转移过程、重点探讨了涂层的厚度对促进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的影响.对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相关的电化学参数的拟合,讨论了该修饰电极促进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