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6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510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554篇
教育与普及   8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2篇
现状及发展   169篇
综合类   11074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662篇
  2013年   510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650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787篇
  2008年   804篇
  2007年   707篇
  2006年   675篇
  2005年   721篇
  2004年   590篇
  2003年   571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合成了八种不对称二烷基亚砜和两种对二烷基亚砜。研究了它们对Au(Ⅲ),Pd(Ⅱ)Pt(Ⅳ)的萃取性能,并与两种对称二烷基亚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2.
电聚合吡咯膜修饰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制的铂丝电极经铂化处理后,将葡萄糖氧化酶与单体吡咯用循环伏安法共聚合到电极上,铂化后电极表面积的增大增加了固定的酶量,同时也增大了电极对H2O2的催化能力,使电极对葡萄糖的响应电流增大到7.5mA/(mol·L^-1),还测试了聚合液中酶浓度、pH值和聚合时间等因素对电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铂族元素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相似,使其冶炼,分离非常困难,化学湿法冶金分离铂、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为此,我们应用光化学原理,以氯铂酸铵和氯钯酸铵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光化学法分离铂与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光化学法分离铂与钯是可行的,在等量铂与钯的混合溶液中,铂分离回收率为90%,钯为86%,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运用自组装技术用ω-巯基己酸化学修饰金电极形成第一层修饰层,ω-巯基己酸暴露在外表面的羧基活性基团还可在气相条件下进行酰胺化反应键接上乙二胺,从而实现逐层自组装修饰金电极.同时对此修饰电极也进行了电化学表征.  相似文献   
105.
对纳米软磁合金Fe73Cu1Nb1.5Mo2sI12.5B10的制备态和各退火态的室温Mossbauer谱研究,发现非晶相的超精细内场存在高场和低场两部分,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综合归类了目前制备纳米结构硅的主要方法: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和热蒸发法(制纳米晶硅)及电化学腐蚀法(制多孔硅),给出各种方法的典型参数及其对纳米硅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纳米硅结构特征,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制备的纳米硅的光学性能,如光学能隙Eoptg,光致/电致发光谱峰位波长、半高宽及影响因素等,并对纳米硅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7.
MnO2和PbO2共沉积电极的阳极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MnO2和PbO2共沉积电极在硫酸介质中的阳极析氧行为,发现当锰与铅的原子比约为7.1:1。该电极以表面锰原子为析氧活性中心,共沉积的铅对的析氧性能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8.
溶胶法制备了不同粒度的FeCu纳米颗粒体,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样品的相组成和颗粒的平均粒度,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化曲线,磁滞回线,涨落场和有效激活体积.“趋近饱和定律”方法求出了样品的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利用均匀反磁化模型计算了样品的矫顽力,计算值与测量值基本相符.结果表明,样品的激活体积随颗粒体积的增大而增大,激活体积与颗粒的平均体积的大小基本属于同一数量级,粒状FeCu纳米颗粒的反磁化基本符合均匀反磁化.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建立球状晶粒模型,研究了纳米硬磁相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晶粒有效各向异性和矫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粒直径的减小,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将随之增强,而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和矫顽力将逐渐下降。为了保证材料具有较高的各向异性和矫顽力,晶粒的直径应该大于20nm。同时,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矫顽力的最佳计算公式(Hc=0.32×2Keff/Js)。  相似文献   
110.
LaCeCuMn/γ-Al2O3纳米稀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纤维状γ-Al2O3为载体,采用工艺路线简单的浸渍法制备了LaxCe1-xCuMn纳米稀土催化剂,并应用微反活性评价装置测试了对CO和C3H8的氧化活性。利用XRD,TEM,BET等手段,分析了产品的结构和粒子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组分在载体上分散比较均匀,平均粒径在15~20nm之间,为纳米级催化剂。La物质的量为0.4mol、活性组分质量分数为15.04%时,制得了较为纯净的钙钛矿催化剂,CO和 C3H8氧化反应中起燃温度分别可以达到161,186℃,且二者的最终转化率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