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74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33篇
系统科学   469篇
丛书文集   516篇
教育与普及   190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00篇
现状及发展   245篇
综合类   1308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1233篇
  2013年   906篇
  2012年   1286篇
  2011年   1433篇
  2010年   1323篇
  2009年   1649篇
  2008年   1579篇
  2007年   1323篇
  2006年   1028篇
  2005年   1022篇
  2004年   845篇
  2003年   744篇
  2002年   594篇
  2001年   519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397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494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51.
52.
库尔茨 《科学》1995,47(2):41-45
  相似文献   
53.
刘木兰 《科学》2002,54(4):15-19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正步入信息化时代.每天有海量信息在互联网上传输,其中不乏有大量涉及政治、经济、金融及人们生活的敏感信息.  相似文献   
54.
惠更斯发明的摆钟在清初传入中国,其他力学成就是在鸦片战争后翻译的<重学>中传入的.对惠更斯所观测到的土星环和土卫六,部分中国人的了解比较早.他的光学理论和数学成就直到清末才被中国人接触到.这些材料为揭示从清初到鸦片战争之后二百多年来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脉络提供了一些新证据.  相似文献   
55.
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智慧培养和人格完美,人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网络化的化环境以及社会的高变化性,都要求强化大学哲学教育。为此,应通过创编新优教材、培养创新素质、凸现问题意识、改革教学方法等途径实现大学哲学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56.
文章对手机、造型及其造型设计等相关概念作了一个初步的阐释 ,着重就中国手机及其造型设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剖析 ;阐述了中国手机造型要实现艺术化设计的观点 ,即从科学走向艺术。  相似文献   
57.
针对传统哲学教学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哲学教学创新的思路,具体实施办法和相应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58.
科学创新思维中实在和虚拟范畴的流动和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在思维是指科学认识活动中保持真实性的思维活动;虚拟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的一种设想或虚构活动.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创新思维的两极.在它们之间的流动和转化中,科学创新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9.
心是胡宏哲学的重要范畴。本文试图从天地之心、人之心、人的良心等三个角度论述胡宏的心。首先,论述天地之心在天是天道、天命,天地之心在人是人之心,更确切地讲,是人的良心。其次,论述人之心是人的天命之性之用、之已发,人之心能认知万物、体知天地,能主性情、宰制万物。人若尽其心,就能如圣人,体用合一,不於已发未发分,其心与天地同流,其心纯粹是天地之心即良心,人若尽其心,就能成已成物。最后,论述人的良心,良心是人的本质属性,知、仁、勇皆原于良心,人若察识、扩充其良心,就能成仁成人。这是胡宏心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60.
探索物理学中美的因素,领悟自然科学之美,激发科学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