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罗翔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荀子礼乐思想中有重要的礼乐修身的内容,与思孟不同,思孟学派的修身学说往往是内向的、形而上的,使修身成为少数精英的事情,与社会大众没有太大关系.而荀子礼乐修身的则是外向的,针对大众的,有着现实性、普及性和可操作性.这对于防止人性的缺失,保证人的基本修养、基本规范,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建立了适用于链烷烃类系统的过热极限的动力学计算方法。采用发展的动态液滴技术,测定了正戊烷与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二元混合物的过热极限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过热极限温度随外压的增加而升高,且过热极限温度与外压基本呈线性关系,与组分的摩尔分数也基本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4.
中国上古先民寻求人与外在世界、祖先的沟通联系,寻求自然和生命的永恒,它标志着价值意识、人文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发生。以祭祀文化、宇宙时空意识和礼乐合一确立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根源和维度,从而确立“天人合一”的“人文世界”观念。 相似文献
45.
46.
该文通过对我国古代音乐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先秦时期儒、道、墨三家对音乐及其社会功效评判的回顾,说明中国音乐史由重教化功能到重美学功能,再到二者并重的发展历程,进而表明中国音乐理论和实践并重,教化功能和鉴赏功能并重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7.
聚合物熔体在强静电场下成核与长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经典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理论,推导出了聚合物熔体在强静电场作用下成核率和晶核长大率的表达式,从理论上解释了聚合物熔体在强静电场作用下的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48.
仝朝晖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6):1-9
《伯牙奉琴》是秦腔传统剧中少有的文辞古雅之作。儒家“以礼为教、以乐为教”的主张对中国艺术发展起到根本性的导向作用。士人是琴与礼乐关联的主要纽带。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器物,琴是乐器、礼器,也是道器。剧中关于琴论述的实在用意,是为了凸显儒家传统的“礼制”“道统”“纲常”等思想。对儒家经典的复排,其意在渲染“儒—礼乐—琴”三位一体的观念。戏曲《伯牙奉琴》展示了礼乐文化在民间生活中生长的另一个面相,以琴道寓意礼乐,进行世俗性的高台教化。 相似文献
49.
根据普遍法的对应状态原理,建立了预测多元混和物的过热极限温度的理论方法.用此法预测了6种二元混和物的过热极限温度,理论值与实验值及动力学理论预测值都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50.
关晓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3):427-434
清代以后,青铜编钟的研究与制作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为第1阶段,关于青铜编钟的研究开始跳出旧式金石学的范畴;20世纪50 年代-80年代中后期为第2阶段,青铜编钟的相关研究逐渐拓展开来,尤其是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之后,以曾侯乙编钟研究和复制为中心所开展的工作,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青铜编钟的一些模糊认识,将青铜编钟研究的领域大大拓宽,为青铜编钟的制作和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为第3阶段,随着青铜编钟考古实物的不断增加,对青铜编钟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青铜编钟的制作与应用也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