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春秋秋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社会动荡不安,诸侯峰起,王室权力日益下移。随之而来是一种文化上的下移,礼乐制度也遭到了瓦解。礼仪的虚伪化是西周末年礼制发展的严重弊病之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对春秋时期的音乐文化发展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礼崩乐坏。 相似文献
2.
卢佑诚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
“赋、比、兴”含义研究较多,成因研究罕见。今就其成因问题作了三点推论:一是巫史文化的产物,即原始宗教内容向艺术形式的积淀,以及实用记事的需要。二是礼乐文化的产物,即当时出于礼仪的思考,出于政治、外交、人际关系的需要。三是理性认识的产物,即当时的诗人们已认识到物象的表意功能远远大于抽象语言的表意功能。上述三解,也许按其序列有先后之分,也许三种成因共同作用,也许某种成因主之,其余辅之。 相似文献
3.
新南海(中央海盆)扩张,礼乐盆地从南海北缘漂移到现今的位置;由于礼乐盆地主成盆期发生在新南海扩张之前,探讨礼乐盆地漂移前(主成盆期)的位置,可明确盆地主成盆期的构造演化与盆地性质、物源体系与沉积充填特征、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及凹陷优选。利用综合类比研究方法,通过磁条带异常、新生代基底岩性、中生代地层展布和古生物特征等四个方面分析认为,礼乐盆地与珠江口盆地东侧具有相似的中生代地层岩性、地层展布特征、古生物特征和沉积环境;说明礼乐盆地主成盆期发育期间,即在新南海扩张之前的古新世-早渐新世期间(32~65)Ma,盆地位于中沙群岛与东沙群岛之间,更靠近珠江口盆地的潮汕坳陷。 相似文献
4.
孔子学说中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礼乐"二字,既真、善、美合一。"礼"具有审美的因素,"乐"是给人带来快乐。孔子的美学思想又在"中和"说它表现出了独特而又鲜明的美学特征,那就是在重视主体情感并发的同时,注意情感与理智的结合,强调功利伦理的美,表现出了鲜明的理性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5.
“礼乐”互动指的是“礼”和“乐”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所形成的关联共生、相济为用的人文特质,其源于周代礼乐文明,以中和的秩序为内在精神,逐渐演变为以儒家美学为主导的审美价值体系、思维形式与意义表达。以此视角探究久为经学名目所掩的唐代“九经”之一《周礼疏》,彰显经学家贾公彦在义疏中展现的儒家审美思考。其《疏》是在唐代初年以礼乐立国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中展开的,主要就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礼”“乐”关系、“礼乐相济”等论题加以继承与补充,在对律吕、礼器等的诠解中申发了礼乐“中和之美”,还就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予以探讨,是儒家美学和礼乐审美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官修科举教材,其对唐代及后世的礼乐文化建设给予影响深刻,美学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刘喜国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2-57
唐朝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最高峰。对唐代音乐文献的研究,在正史中主要依靠《旧唐书·音乐志》和《新唐书·礼乐志》。通过两者内容的综述比较可以发现:前者偏重于“乐”,比较注重音乐品种和音乐史实的叙述,行丈简洁;后者倾向于“礼”,对礼仪的描述篇幅巨大,论乐的部分较少且认识深刻。 相似文献
7.
郭永琴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10,(4):52-54
礼乐文明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由于文献不足的问题,人们对商代在中国礼乐文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论述很少。而商汤桑林祷雨为史书多处记载,是有商一代关于礼乐记载较多的事件。从此入手探讨《大濩》乐与《桑林》乐的关系兼及论证了阳城县为桑林祷雨的地望,认为桑林祷雨及《大濩》乐的制作反映了商汤把以民为本的道德准则和上帝的意志结合起来的治国思想,其中德治是其核心。认为商代礼乐的功用虽然仍以巫术宗教礼仪为主,但是也已经开始向治国和教化的工具转变。因此商代是我国礼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8.
樊荣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9(1):1-3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八)的篇目《魏记》对竹林七贤的评价,是一个具有贬义的重要转折。南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礼乐部》注引的《魏记》内容,并不是马鹏翔所说的《隋书.经籍志》中的《魏纪》十二卷,左将军阴澹撰,而应该是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八)的篇目《魏记》;在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礼乐部》注引资料中,并非只引用书目,有时会书目、篇目兼引,有时只引用篇目,或概括引述,引用资料来源并不规范。在没有确凿证据出现之前,较早记载竹林七贤名号的文献,还是以东晋孙盛所著《魏氏春秋》和刘孝标注引的《晋阳秋》为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律学及其文化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律学成就是十分杰出的,而律学产生的年代则更为久远.中国古代律学中包含了丰富的数理关系、精湛而美妙的和谐美,与此同时,律学也折射出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科学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