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117篇
教育与普及   1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9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煤种对红土镍矿中镍选择性还原的影响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含镍1.86%(质量分数)、铁13.24%(质量分数)的红土镍矿为对象,分别采用石煤和无烟煤作为还原剂,考察了煤种对红土镍矿中镍的选择性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石煤作为还原剂能够达到镍选择性还原的目的.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表明,还原过程中镍、铁先以镍纹石形式存在,随着煤用量增加,逐渐变为以铁纹石形式存在.同时随着煤用量的增加,焙烧后生成的含镍铁矿物中镍的比例逐渐递减,而铁的比例逐渐递增.石煤为还原剂时焙烧产物中主要以镍纹石的形式存在,同时金属铁的生成量比无烟煤作还原剂时低,因此采用石煤作还原剂比无烟煤作还原剂对镍还原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可以得到更高镍品位的镍铁精矿.  相似文献   
112.
利用可视流化床分别研究了Fe2O3和Fe粉在流化过程中黏结失流发生的过程.结果表明,Fe2O3在惰性气氛中流化不发生黏结失流,而在还原气氛中发生黏结失流,且黏结发生时间恰好是铁晶核析出的初始阶段.Fe颗粒在还原和惰性气氛中流化均出现黏结失流现象.铁的生成是产生黏结的前提条件.当Fe颗粒流化温度从700℃升高到750℃时,黏结临界时间提前了11min,表明金属铁的表面特性是导致黏结的主要内因.扫描电镜分析表明,Fe和Fe2O3表面形成的纳微结构是导致Fe2O3流化还原黏结失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3.
为建立氧化还原因子-1(Ref-1)的原核表达系统,将经过酶切后的人源Ref-1编码片段定向克隆到pGEX-4T-3载体上,构建了pGEX-4T-3/Ref-1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工程菌,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工程菌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4B(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纯化重组蛋白,透析后用聚乙二醇8000(PEG8000)浓缩,获得纯度达92%的融合蛋白,产率为3.7 mg/L,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6.8%.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显示该蛋白可以被抗体特异性识别,证实其为GST-Ref-1融合蛋白.GST-Ref-1蛋白体外增强了激活蛋白-1(AP-1)的DNA结合能力,并能拮抗H2O2造成的AP-1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4.
贵金属纳米材料生物还原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生物还原技术制备贵金属纳米材料及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5.
多羟基亚铁络合物还原转化活性黑5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制备了高活性的亚铁羟基络合物(FHC),以活性黑5(RB5)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FHC还原转化偶氮染料的反应性能.探讨了FHC对RB5还原脱色的影响因素,包括亚铁结构形态、FHC的投加量、初始pH值、溶解氧等,结果表明结构态亚铁具有很强还原反应活性,亚铁投加量89.6 mg·L-1,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1...  相似文献   
116.
建立了微波预还原-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技术测定中药三七提取液中无机硒的方法,对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通过直接测定Se(IV)和微波辅助定量还原后测总硒,用差减法测得Se(VI)的量.Se(IV)的检出限为0.23 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2.0%,回收率为82%~104%,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17.
FRAP法测定了6批人工培养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菌丝体热水和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 mg/mL人工培养中国被毛孢丝体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的平均抗氧化活性分别相当于(327.5±42.1)μmol/mL Fe2+和(107.1±13.5)μmol/mL Fe2+;方法学研究显示重现性为3.8%;精密度为3.1%;可靠性相关系数R2为1.0000;回收率分别为(105.4±5.8)%(水提物)和(104.2±8.8)%(醇提物);该方法在30 min内结果的变异系数为3.0%.这些结果表明:中国被毛孢菌丝体热水和乙醇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用FRAP法测定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可靠性、回收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8.
长期以来,盲目施肥、过量施肥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对生态环境有潜在污染压力,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据统计,北京市化肥投入量近些年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2005年氮磷钾纯养分的用量达到14万吨,约合500kg/公顷,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纯氮用量达到8.4万吨,北京市瓜菜类化肥年投入量占北京市化肥总投入量的43%,每年菜田土壤淋洗的氮素约为433吨,可使4330万立方米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10mg/L。  相似文献   
119.
将含有双二茂铁基的二元仲酵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合成相应的聚氨酯,研究了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物分子量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用差热-热重(DTA-TGA)研究了聚合物的热性能,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聚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含双二茂铁基聚氨酯的热稳定性比没有引入双二茂铁基的聚氨酯有明显提高,与双二茂铁基丙烷相比,其在相同电化学反应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相似文献   
120.
<正>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热能,比如燃烧,但经过适当的设计,反应中的化学能就可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电池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电池是如何工作的,近来又有什么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