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1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11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295篇
教育与普及   19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现状及发展   46篇
综合类   566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石河子市大气中多溴联苯醚的含量组成及气粒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河子市自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间每周采集大气样品,利用GC-MS分析其中的12种PBDEs,结果显示:石河子市大气中PBDEs的年平均浓度为118±83 pg/m3,低于我国其他较发达城市大气中PBDEs的含量.BDE-209是含量最高的单体,年平均含量占总量的65%,其次是BDE-47和BDE-99,年平均含量分别占总量的9%和7%.气-粒分配的研究结果显示,石河子市大气中PBDEs在气态和颗粒态间的分配并未达到平衡,温度是影响PBDEs在气相与颗粒相间分配的重要因素.比较而言,夏季最为接近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92.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掺杂(La0.8Ln0.2)2/3Ca1/3MnO3(Ln=La,Ce,Pr,Nd,Sm,Eu,Gd,Dy,Ho,Er)纳米级晶体.对于所制备系列样品在同一实验条件下的测试发现,在La位被其他镧系元素部分替代后,平均晶格常数和容差因子也存在类似镧系收缩的单方向变化:随着替代原子Ln原子序数的增加,平均晶格常数a呈减少趋势,平均晶格常数b基本未发生变化,而平均晶格常数c总体来说略呈减少趋势;容差因子t在0.925~0.918之间逐渐减少,但体系仍保持钙钛矿结构.不同掺杂元素样品表面形貌和电输运行为差异很大,各样品颗粒粒度分布在30~800nm范围,转变温度在82~194K范围.铈组(La,Ce,Pr,Nd,Sm,Eu)掺杂样品的转变温度未呈现单一某一方向的变化,而钇组(Gd,Dy,Ho,Er)掺杂样品的金属-绝缘体转变温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高,此变化方向的单一性与镧系收缩单一性相协调.  相似文献   
993.
La0.75Sr0.25-xCuxMnO3块体材料的室温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名义组分为La0.75Sr0.25-xCuxMnO3(x=0,0.03,0.05,0.07)的块体样品.采用DMAX-RB(12kW)旋转阳极X射线衍射仪对材料进行了晶体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样品呈单相菱面体钙钛矿结构.通过研究样品的磁特性及庞磁电阻性质发现,在掺入适量Cu离子后,样品的居里温度TC随Cu含量增加逐渐降低,而样品的庞磁电阻效应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考察吸附剂微粒对气液传质的增强,研究了浆料鼓泡塔内异丙醇-水/4A分子筛和叔丁醇-水/分子筛浆料系统内吸附剂微粒对气液传质的过程.考虑液相返混及气液两相间传质,建立了浆料鼓泡塔内气液传质模型,数值求解该模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考察了系统中加入吸附剂微粒后,不同固含率对不同平均粒径下增强因子的影响及粒径对液相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微粒的加入使气液传质得到增强.固含率增加,气液传质增强,当固含率超过4%后,气液传质的增强变得缓慢.微粒的粒径越小,对气液传质增强越大.  相似文献   
995.
温敏性PAC/HPMC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醚-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聚阴离子纤维素(PAC)和氯化铝为原料,通过物理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热缩型温敏性PAC/HPMC水凝胶,并对凝胶强度、溶胀动力学、耐盐性和温敏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PAC/HPMC水凝胶强度受到HPMC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影响. 在研究范围内,当HPMC的2.0%水溶液黏度为4Pa·s,加入量为0.10%时所制备的凝胶强度最大;与纯PAC凝胶相比,PAC/HPMC凝胶在去离子水中的平衡溶涨率有显著提高;PAC/HPMC凝胶的溶胀率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PAC/HPMC凝胶在相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溶涨率高于纯PAC凝胶;HPMC的存在使PAC/HPMC凝胶具有了温敏性,由于HPMC与PAC分子间存在协同效应,PAC/HPMC凝胶的LCST比HPMC的相应温度低.  相似文献   
996.
Spherical MgSO4 droplets were deposited by a syringe on the hydrophobic Teflon substrate. Using micro-Raman technique, the laser beam was highly focused twice on the surface and in the center of spherlcel droplets. The Raman spectra for the surface and the inner of MgSO4 droplets were accordingly obtained, suggesting formation of a thin layer of gels on MgSO4 droplets at low relative humidity. The gel layer covered the surface and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delay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e of amblent relative humidity, resulting in the struc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the inner of MgSO4 droplets.  相似文献   
997.
在外环流气提式气液反应器内,分别以空气和质量分数5%羧甲基纤维素(CMC)水溶液为气相和液相,对液相局部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应用电极示踪测试技术(ETM)测定了下降段液体速度;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0对上升段的液体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气体分布器对液体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有较大影响,液体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大均增大,且液体湍动能呈现出较对称的波动模式。在低气速下,局部液体速率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98.
A very simple molten-salt method was used to synthesize WO3 nanotubes at moderate temperature (600 ). The outer and inner diameters of the WO3 nanotubes were about 100 nm and 30 nm,with a length of dozens of micrometers. TEM and XRD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WO3 nanotubes were single crystal, and had monoclinic structure with the axes preferentially aligned along the [011] direction. The photoluminescence and the gas sensitivity of the nanotubes had been tested, showing that the products very well responded to acetone at 340℃.  相似文献   
999.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b3 、Ga3 共掺杂的SiO2发光材料,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三维、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其发光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700℃退火处理后的材料,其红外光谱只显示O-Si-O键的存在,表明水和有机物已完全除去;用544nm作为监测波长测得的激发光谱符合三价稀土离子的激发规律;在230nm光激发下得到4条Tb3 的特征发射谱带,分别是467nm(5D3-7F6),492nm(5D4-7F6),544nm(5D4-7F5),583nm(5D4-7F4),且来自5D3的跃迁在高温时由于交叉弛豫而猝灭;只掺杂Ga3 的材料在460nm处发出强烈蓝光,Tb3 、Ga3 共掺杂SiO2材料在460nm处蓝光急剧减弱,而对发光中心Tb3 544nm处的5D4-7F5跃迁和492nm处的5D4-7F6跃迁均有促进作用.此外,还分别研究了不同Ga3 或Tb3 的掺入量、退火温度对材料发光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先驱体,采用酸/碱两步溶胶-凝胶法和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的薄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仪等测试方法对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修饰前后薄膜的结构、形貌、表面元素组成与润湿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OTS-SiO2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能,水滴在该薄膜上的最大静态接触角为156°,滚动角小于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