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2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95篇
教育与普及   1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74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21.
运动对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总结出剧烈运动使自由基增加的几个因素,阐述了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对机体造成的几种损伤,并就清除体内过多自由基论述了相关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22.
对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典型的C3 植物大豆、C4 植物玉米、景天酸代谢(CAM)植物仙人掌进行了对比实验 从实验结果来看,铁皮石斛的叶绿素a/b值较低,pH变化与仙人掌非常相似:白天都是从低到高,夜里都是从高到低 有机酸含量有昼夜波动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活性较大豆略高  相似文献   
23.
将毛细管区带电泳(CZE)与微透析采样技术联用,研究了盐酸雷尼替丁在家兔血液中的代谢过程.首先研究了毛细管电泳的pH值、缓冲液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电泳条件对盐酸雷尼替丁与法莫替丁分离的影响.结果采用pH6.2磷酸缓冲液,分离电压为10kV,进样压力2758Pa,4s的条件,能够使盐酸雷尼替丁与法莫替丁达到基线分离,据此以法莫替丁为内标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雷尼替丁的方法,峰面积比与相应的盐酸雷尼替丁浓度在1.5×10-7g·mL-1~8.0×10-6g·m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r=0.998),最低检测限9.0×10-8g·mL-1.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由“NDST21”计算软件求得,代谢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其半衰期为89.8min.  相似文献   
24.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饮料中微量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饮料中砷的含量,研究硼氢化钾浓度、盐酸浓度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饮料中微量砷的适宜分析条件。方法检测限为0.60μg/kg,回收率在93%-96%之间。  相似文献   
25.
谷氨酰胺的代谢特点与运动营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谷氨酰胺是体内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对于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免疫功能均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同运动形式下,GLU的代谢特点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GLU还是免疫系统的重要代谢底物,其含量的下降将会导致器官损伤、免疫机能下降。因此,在运动员的营养研究中,对GLU的研究较多,这里对之做一综述,以更好地掌握和了解GLU代谢与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在模拟氧化及酸性土壤条件下,用制备的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进行了砷酸根、铬酸根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研究了砷酸根离子和铬酸根离子不同用量及不同添加顺序对竞争吸附的影响,并与蒙脱石和含水氧化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对砷酸根及铬酸根离子有不同的吸附能力,但在实验条件下砷酸根及铬酸根离子在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表面不发生竞争吸附。砷酸根和铬酸根的吸附顺序对其吸附量有一定的影响。竞争吸附实验的砷酸根、铬酸根吸附量均高于对其单阴离子的吸附量,此现象在复合体表面最为明显,说明复合体具有独特的阴离子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7.
野大豆快生型根瘤菌共生固氮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围绕野大豆——快生型根瘤菌共生固氮和抗药、耐盐、代谢产物等生理生化特性方面进行检测和研讨,旨在为筛选抗逆性强、高固氮活性菌株和农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硅对汞毒害玉米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在幼苗生长阶段,较高浓度的汞能使玉米苗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力和水分利用率降低,而叶片蒸腾强度升高.培养液中加硅能使上述生理指标的变化明显减轻,说明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汞对玉米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9.
氯霉素在牙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鲆体内氯霉素的药物浓度,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分析药动学数据.结果表明:1)单次口服剂量为80 mg·kg-1的氯霉素,药物在牙鲆体内的药-时曲线呈明显双峰现象:第一次达峰时间Tmax(1)出现在2.00 h,鳃、肝、肾、血、肌的第一次达峰浓度Cmax(1)依次为15.01、11.80、10.35、8.56、5.21μg·mL-1;第二次达峰浓度Cmax(2)小于第一次的浓度Cmax(1),第二次达峰的时间Tmax(2)出现在8.00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肾、鳃、肝、血、肌分别为176.87、133.77、118.77、65.33、50.36μg·mL-1·h.消除半衰期(T1/2)为4.89-10.39 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8.67-17.05 h,说明氯霉素在牙鲆体内吸收较迅速,但滞留时间较长.2)连续5 d口服剂量为40 mg·kg-1的氯霉素,药物消除半衰期(T1/2)为39.40-115.50 h,说明口服氯霉素在牙鲆体内消除缓慢,残留较严重,其中以肾脏和肝脏组织中残留最明显.  相似文献   
30.
实现了杂交瘤细胞的体外无血清低蛋白培养。考察了血清浓度、基础培养基和接种密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在含5%血清培养基、1%血清培养基和无血清低蛋白培养基中适应生长的细胞,μ分别为0.68、0.45、0.44d-1,qGlc分别为13.4×10-9、13.1×10-9、19.2×10-9mmol/(cell·分别为39.4×10-9、44.1×10-9、37.7×10-9mg/(cell·d),YMAb/Xv分别为52.6×10-9、d),qMAb57.8×10-9、54.4×10-9mg/cell,YLac/Glc分别为2.0、1.95、2.0mmol/mmol。无血清培养中葡萄糖代谢途径不变,参与细胞维持代谢的葡萄糖比例增大。血清浓度降低,延迟期变长,最大活细胞密度下降。基础培养基影响细胞的最大活细胞密度,不影响生长速率。无血清培养基中细胞的接种密度选择在0.2×106~0.3×106cells/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