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76篇
教育与普及   1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67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对钻井岩屑描述、测井资料解释、野外露头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和样品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将四川盆地东南缘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划分为1个Ⅲ级层序和3个准层序组,在准层序组内又划分出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对清虚洞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各准层序组沉积体系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sq1-TST 期,受持续海侵影响,主要为开阔台地沉积,浅滩规模较小;sq1-HST 期局限台地潮坪-湖相沉积较发育。sq2-TST 期台内滩沉积最为发育,也是清虚洞组颗粒滩相储层最发育的层位;sq2-HST 期沉积格局演变为局限台地潮坪环境。sq3准层序组仅残留高位体系域沉积记录,属于频繁暴露的潮坪环境,以膏岩类沉积为主要特征,为灯影组和清虚洞组天然气藏重要的区域性致密盖层发育层位。  相似文献   
92.
黔南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内,从体系域及层序界面的角度对黔南石炭系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L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为范围广泛的暴露溶蚀作用;与T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发育于海底成岩环境和混合水成岩环境,其中后者会随着海平面的不断上升而向大陆迁移;与H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发育于海底成岩环境的胶结作用及高位晚期的大气淡水成岩环境中的溶蚀、胶结和白云石化作用.与Ⅰ型层序界面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溶蚀作用、胶结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成岩时间长、强度大,并且在黔南可进行区域对比;与Ⅱ型层序界面相关的成岩作用发育规模小,对碳酸盐岩的改造能力较弱.与HST有关的成岩作用及与Ⅰ型层序界面有关的成岩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能力强,往往可形成厚层的白云岩及规模较大的溶蚀孔洞体系,因此,可以作为有利储层追踪对比及预测的有力地质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3.
参照目前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划分方案,笔者将云南澜沧老厂矿区石炭系与滇西凤庆平掌剖面石炭系进行对比,认为老厂矿区只存在相当于平掌组下段的地层;根据在矿区原中上石炭统"C2 3"碳酸盐岩中所采到的化石面貌显示,该套碳酸盐岩应该属于早二叠世紫松期的沉积,即为下二叠统鱼塘寨组的上段,因而矿区平掌组上段的地层及上石炭统缺失.并重新厘定了老厂矿区的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94.
基于等应变固结的假设,考虑附加应力沿地基深度的变化以及涂抹效应和井阻的影响,导出砂井地基固结偏微分方程,求得孔隙水压力和平均固结度的解析解.在随时间变化的预压荷载作用下,对把初始孔隙水压力和附加应力简化为沿深度梯形分布的固结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深厚砂井地基,附加应力和初始孔隙水压力分布对固结过程具有明显影响,若按均匀分布计算,所得的平均固结度偏小.  相似文献   
95.
油水物化性质变化可以从古水文演化角度反应油气运移方向.本文以惠民凹陷南部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为例,利用原油密度、黏度、地层水矿化度、水型及离子组合参数变化特征,研究油气运移规律.平面上,研究区原油密度、黏度整体具有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规律,局部具有一低四高的分布特征,反映出原油密度、黏度随运移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地层水矿化度具有以夏口断裂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逐渐变小的分布特征,矿化度高值区的分布与夏口断层油气运移聚集有关;地层水水型和离子组合参数变化特征表明沿夏口断裂带具有两个油气聚集区,分别为双丰、江家店-瓦屋鼻状构造.通过对油气运聚关系的分析,以油气源、输导因素为基础,沿油气主要运移方向,建立了研究区近源侧向砂体输导、近源混向反Z型输导、远源混向阶梯状输导、远源混向多级反Z型输导4种油气运移模式.  相似文献   
96.
李荣峰 《甘肃科技》2011,27(2):109-110,137
甘肃省永登至古浪高速公路第八合同段安远隧道洞口钱埋段采用了20m长Ф89×6双层大管拥施工技术进洞,通过参数确定、机具选择、支护角度、注浆控制等方面的控制,并在具体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97.
以东营凹陷盐家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试油及气测资料提取有效储层样本,观察其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图像特征,发现有效储层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表现为岩石结构相对均匀、分选较好的含砾砂岩或砾状砂岩.数字岩心模拟也表明,孔隙度相同,但岩石结构不同,电阻率响应差异较大,因此,判识储层的有效性应考虑区分岩石结构差异.实际资料处理中,在测井曲线最优分层、测井相聚类判识岩性大类的基础上,利用成像测井图像模式,对岩性大类进行结构细分,采用"岩石结构+电性下限"双重条件限定有效储层的思路,建立多信息融合逐步判识有效储层的半定量方法,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8.
笔者结合袋装砂井施工原理,以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小塘至茅山段C14合同段为例,分析了袋装砂井在路基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并阐述了袋装砂井的沉降和稳定进行计算、袋装砂井施工工艺、袋装砂井质量检验及效果.  相似文献   
99.
通常对原始资料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合并依靠工程师个人的经验与习惯.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FCM法,并给出了迭代公式和相应算法.改进后的FCM法可用于对土层的分类,同时给出一种按照模糊贴近度大小进行土层归并分类的方法,使得土层的归并划分更有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依据天然气δ13C2数值把准南煤型气划分为A组和B组。A组煤型气主要分布在安集海背斜以西的第三排构造带,B组煤型气主要分布在安集海背斜以东,包括准南的三排构造带;根据水溶气和游离气的组分运移特征,结合准南地层压力、地层水矿化度和重碳酸根浓度,提出A组煤型气为水溶气运移,B组煤型气以游离气运移为主;异常压力是水溶气向上运移的动力,构造应力控制了煤型气的运移方式,应力强烈的第一排构造带以游离气运移为主,应力较弱的第三排构造带以水溶气运移为主,第二排构造带上煤型气两种运移方式都存在;煤型气i-C4/n-C4和i-C5/n-C5值显示运移通道为构造微裂缝或短暂开启的断层,运移的水动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