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4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227篇
系统科学   208篇
丛书文集   150篇
教育与普及   1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44篇
综合类   590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31.
为揭示筒仓-贮料-地基系统在动力作用下的相互响应机理,开展小型振动台筒仓试验,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筒仓复合结构加速度、位移和土压力的响应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对筒仓-贮料-地基相互作用系统的地震响应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筒仓仓顶加速度峰值随贮料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贮料与筒仓的相对运动对筒仓系统具有减震作用.同一工况筒仓母线上的位移形态相近,位移峰值随着贮料量的增大而增大,沿高度方向上下相差较大.在地震波作用下,土压力上下浮动,但整体上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直至稳定在某一数值.研究成果可为地震作用下筒仓结构的安全运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2.
综合需求响应(IDR)是典型的开放复杂系统,为厘清其主体效益及动态演化,以国内某能源互联网示范园区IDR为例,采用系统思考分析了能源供应商、运营商和用户等IDR主体间的互动及主体效益的产生机制,构建了因果环路模型及系统动力学流图模型,模拟了多种情景下主体效益的动态演化。结果显示,合理的政府补贴力度、能源供应商效益分享比例及运营商和用户对该分享利益的分配比例,有利于保障主体的收益及其参与IDR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3.
以某钩尾框精密辊锻工艺为研究对象,首次应用响应面法(RSM)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法(FEM)对精密辊锻件的长度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以满足辊锻件长度和降低轧辊最大扭矩为目标,采用FORGE3有限元软件建立了RSM与FEM相结合的二阶分析模型,研究了轧辊间隙、摩擦因子、轧辊转速和坯料温度对辊锻件的长度和轧辊最大扭矩的显著性和影响规律;其次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对该辊锻工艺进行了再模拟,提出了辊锻件长度的调试原则,利用该原则和点的反追踪技术对辊锻模具进行了再设计,同时分析了设计、模拟和生产辊锻件的长度和辊锻过程的功率耗散和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应用RSM和FEM可准确有效地掌握精密辊锻件的长度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34.
沉管隧道多尺度方法与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沉管隧道多质点-弹簧抗震简化分析模型的不足,如无法合理模拟沉管接头的细部构造及力学特征,提出了一种同时表征沉管隧道宏观整体响应和细观接头构造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其中宏观多质点-弹簧-梁耦合模型用于描述沉管隧道结构与地层的动力相互作用以及宏观整体地震响应特征,细观精细化模型用于捕捉沉管接头的张合量、剪力键受力等动态演化规律。以广州某沉管隧道为应用实例,建立了相应的地震响应多尺度分析模型,综合考虑地震动输入方向、运营期环境温度变化等工况组合,研究了沉管隧道管节受力、接头变形、剪力键受力等地震响应特性以及关键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震动输入方向随着与隧道轴向夹角的增加,结构剪力及弯矩明显增大,而轴力及接头变形随之减小,90°输入时峰值轴力的降幅超过了85%,而接头最大张合量仅为0°输入时的17%;环境温度变化对沉管隧道轴向受力及接头变形影响显著,降温导致接头最大张开量增加了约30%,并使隧道出现了接近峰值轴力60%的拉力。  相似文献   
135.
该项目利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阐明了固体废物代谢过程与城市生命体活动的动态响应关系,揭示了固体废物代谢机理,阐明了循环转化过程,开展了生命周期评价和环境经济评价,建立了危险废物鉴别和多级风险评价指标与技术方法体系,构建了典型城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动态优化模型,建立了一套城市固体废物的综合评价、诊断与管理系统,并在北京、深圳和佛山等典型城市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36.
基于具有高黏度比的聚酰胺66/聚苯醚共混体系,研究了倒三角排列的三螺杆挤出机(TTSE)的工艺参数对共混物混合效果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并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螺杆转速、产量和分散相占比对共混效果均有一定影响,通过工艺优化能够获得良好的分散效果;通过对比相同工艺下三、双螺杆挤(TSE)出机的共混效果,证明了拉伸流场对于共混效果和材料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7.
为探究湖泊群水质变量的响应模式,构建适用于监测数据匮乏的湖泊群聚类和响应模式识别方法体系(PCA-BN),包括4个步骤:数据预处理、PCA降维与湖泊聚类、贝叶斯网络构建及参数学习、湖泊响应关系模拟。以云南高原湖泊群为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26个湖泊可分为两类;由于第一类湖泊受到的人为干扰更严重,因而叶绿素a对总氮和总磷的响应比第二类湖泊更敏感;第一类湖泊表层水温高,溶解氧趋近饱和,随叶绿素a变化不显著,第二类湖泊溶解氧随叶绿素a升高而显著升高;两类湖泊的透明度与叶绿素a的关系一致。  相似文献   
138.
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s have the extraor- dinary ability to change their physical and/or chemical state after they "detect" a change in their environment; their response depends dramatically on their chemical compo- sition. This property has been used for a plethora of applications;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ir utility for human health. Specifically, this review will highlight efforts in the areas of sensing and biosensing, antimicrobial/antifouling coatings,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and drug delivery. Specific examples are given in each of these areas, with some focus on our work engineering poly(N- isopropylacrylamide)-based microgels and other respon- sive systems.  相似文献   
139.
针对齿轮系统中同时出现裂纹与磨损故障时实现复合故障诊断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考虑齿廓磨损和齿根裂纹故障的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模型。首先,基于Archard公式,建立齿轮传动系统磨损数值仿真模型,求解不同磨损周期下的齿廓磨损量;然后,通过势能法建立裂纹及磨损作用下的单齿啮合刚度计算模型,在双齿接触区考虑啮合齿对磨损量间的关系,结合变形协调,建立双齿啮合刚度计算模型;最后,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齿轮系统4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以含故障的时变啮合刚度为输入,使用Newmark-β法对动态响应进行求解,获得不同程度裂纹与磨损作用下的齿轮动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反应复合故障中磨损与裂纹特征;与未考虑磨损后双齿区实际变形的裂纹与磨损复合故障模型相比,该复合故障模型双齿区刚度计算准确性提高了约22%,所提模型可为含磨损与裂纹的齿轮传动系统故障诊断提供有效的动力学补充。  相似文献   
140.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是一种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与浸润的免疫细胞、基质细胞、血管、细胞外基质和分泌因子等共同构成的特殊生理环境,表现出乏氧、弱酸性、高内源性过氧化氢(H2O2)浓度、高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含量,以及部分酶过度表达等特征.目前,基于TME响应聚合物胶束(polymeric micelles, PMs)体系为药物的精准递送提供了新思路,在纳米医学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TME响应PMs,在正常生理环境(如血液)中保持结构稳定,而到达肿瘤组织后,可通过质子化、界面电性翻转、化学键水解等物理化学变化来响应TME的生理特性,提高对肿瘤组织的靶向能力,实现在肿瘤组织中的有效富集.本文回顾了近年来TME响应PMs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TME响应PMs的设计思路、响应机制和靶向策略.在对各响应策略进行归纳整理之后,总结比较了各响应策略的优势及其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TME响应PMs在肿瘤精准诊疗中更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