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2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74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5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0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介绍了对纵火犯罪嫌疑人衣服上所残留汽油、柴油的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把微量的汽油(10μL)、柴油注在棉布上,在室内外各种气候条件下自然挥发不等的时间,然后针对汽油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富集、浓缩、进样,针对柴油采用溶剂提取、检测,以寻找其成分挥发规律。结果表明:第一,汽油易挥发,所以对犯罪嫌疑人衣服及其他可能洒有助燃剂的物证,应早发现、早提取、早检验,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证据资料。第二,柴油难挥发,易残留现场多日,甚至几年而挥发不去。因此在火案调查中,如果检测出柴油残留物,检验结论要慎用。应考虑柴油是犯罪嫌疑人所使用,还是现场以前所残留。  相似文献   
92.
基于PIC的摩托车发动机电控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控单元(ECU)是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核心智能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根据节气门开度和发动机转速并结合其他参数对点火提前角和喷油脉宽信号进行控制,实现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优化.本文以MAP工况为例,介绍了基于PIC单片机的电控单元开发及其工作原理和硬件系统.  相似文献   
93.
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蒿甲醚中残留有机溶剂甲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直接进样法,聚乙二醇极性毛细管色谱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柱温为150℃,进样口的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氮气;外标法计算甲醇残留量.经方法学验证,本方法检测甲醇专属性良好;在157.6-788.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γ=0.9998)关系;精密度RSD为2.82%;最低检测限为6.2μg.mL-1;三批样品中有机溶剂甲醇残留量均符合ICH和中国药典2005午(第二部)要求.此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本品有机溶剂甲醇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94.
为了评价在我国发展以天然气和煤为原料的车用合成燃料所带来的能源和全球变暖影响,使用“从矿井到车轮”的方法对甲醇、二甲醚和费托柴油在资源开采、炼制加工、运输分配及最终使用中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定量计算,并与传统汽油和柴油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甲醇、二甲醚和费托柴油的全周期石油消耗远低于汽油和柴油,对解决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有一定作用。在能源消费总量、化石能源消费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天然气基燃料优于煤基燃料,但两者均明显劣于汽柴油,对中国未来承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构成潜在压力。  相似文献   
95.
在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中,研究了甘油补料周期、甲醇流加策略和诱导pH对cIFN表达的影响,优化后的发酵条件是:甘油补料周期为4 h,诱导pH为5.0,基于在线甲醇检测维持甲醇浓度不超过5 g/L。培养96 h后,最大细胞干重、cIFN的表达量和生物活性分别达到168 g/L、1.24 g/L和5.4×107U/mL。  相似文献   
96.
甲醇液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Schiff碱配合CuCl对甲醇液相氧化羰化合碳酸二甲酯反应的影响,得到了Schiff碱与CuCl复合催化体系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到了相关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的浓度为0.2mol/L,Schiff碱与CuCl的量满足cSchiff base/cCuCL=2:1的条件,反应温度为120℃,反应压力为2.4MPa,CO与O2的进气摩尔比为2:1时,phen/CuCl复合催化体系的反应速率最快,其动力学方程为-dpCO/dt=0.216p^1.10PCO,活化能为44.31kJ/mol.  相似文献   
97.
Schiff碱助剂对CuCl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系统研究了不同Schiff碱配合CuCl对甲醇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性能,筛选出助催化性能好、腐蚀性小的Schiff碱助剂、实验结果表明,1,10-菲罗啉与CuCl复合催化体系的催化效率最高。从腐蚀性试验结果看,加入1,10-菲罗啉化合物后,在50℃时,复合催化体系对Q235和1Cr18Ni9钢的年腐蚀率分别为4.684mm/a和0.0132mm/a。约为氯化亚铜催化体系年腐蚀率的1/6和1/148。  相似文献   
98.
甲醇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原位红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位红外技术对甲醇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原位红外实验结果表明,氧气在负载的Cu基催化剂上发生解离吸附,C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为弱吸附,氧气与C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共吸附,甲醇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产生甲氧基,压力提高有助于甲氧基的生成,吸附态的甲氧基诱导弱吸附的CO进行插入反应是生成碳酸二甲酯的途径,同时,原位红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碳酸二甲酯合成过程中,存在甲氧基与离解的氧进一步作用生成副产物CO2和H2O的可能,因此,应控制应料中O2的浓度为适宜值。  相似文献   
99.
100.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一些汽油样品组分进行了分离,在得到的色谱图上,选取合适的色谱峰对,用峰高比或峰面积比求出色谱峰对的斜率参数,采用极坐标法对这些参数作图,便得到该油品的特征指纹色谱图,即星状图,将绘制好的西安市面上随机购买的几种未知汽油星状图进行对比,成功地确定了其油品来源,利用星状图法对一些模拟汽油火灾的液体残留物进行了物证鉴定,发现其星状图和未燃原油吕的星状图十分吻合,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