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2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但是,在传统的高职教育中,不重视理论  相似文献   
102.
以生产性黄原胶废水UASB(1200m3)反应器中温厌氧消化反应的启动过程为对象, 研究考察:接种污泥、进水方式、进水pH值、容积负荷等因素对反应器启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淀粉废水厌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污泥层高度1.5m,进水pH7.5~8.0,进水温度38℃时,控制容积负荷,使挥发性有机酸(VFA)小于850mg·L-1的条件下,可使反应器在28d内成功启动.  相似文献   
103.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革。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有些基本理论观点已不适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这类问题,要求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发展的观点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4.
<正>交通运输是支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沟通城乡,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是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方面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完成全球资  相似文献   
105.
在"双高"背景下,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体现高职院校发展内涵的重要指标与特色项目,是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建议坚持建设成本低、能与产业接轨、有特色有内涵、有创新能示范四项基本原则,将"1+X"证书制度与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科学研究、社会...  相似文献   
106.
山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从1998年开始整合校办企业力量,组建实训基地,以学科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出了依托本校科技成果自办科技企业和校企联合组建股份制企业的两种模式,使学院科技产业向高层、多元化方向快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空间不断拓展,产学研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学院拥有水产实习基地、恒基建筑公司、山川电子公司、服装厂等诸多产业,累计上交学院资金200万元,为学院校办企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调整办学思路,创立了“省市共建“的办学体制和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紧密结合市场需要,确定了“产学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狠抓内涵建设,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勇于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对同类高职院校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正>在2009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中,以"生产性方式保护"为议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热议。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郑长铃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9.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研究了如何协调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参与,建立功能强大、适应岗位、保证实效的机电类实训基地,同时能够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方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0.
陈苏秧 《科技信息》2011,(30):22-22
随着气液传动技术在工业设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高职院校的气液传动与控制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从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气液传动与控制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