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4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8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关中盆地黄土地层中竹子植物硅酸体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厚远 《科学通报》1994,39(24):2257-2257
在对我国黄土地层各种动植物化石的研究中,仅在半坡遗址堆积物中发现过靠吃竹根而生存的中华竹鼠(Bhizomys sinesis)的骨骼残片,但至今尚未发现过竹子植物化石的直接证据.近年来植物硅酸体的研究逐渐弥补了花粉分析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关中盆地的渭南剖面(3万年来)、宝鸡剖面(13万年来)的黄土地层样品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并与现代竹亚科、芦竹亚科、画眉草亚科等几个禾本科亚科植物硅酸体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在渭南S_0地层及宝鸡S_1地层发现竹亚科植物硅酸体.  相似文献   
72.
吐鲁番—哈密盆地早一中侏罗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吐鲁番-哈密盆地三道岭煤矿和艾丁湖煤矿西山窑组及八道湾组的孢子花粉,计有63属,80种。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三道岭西山窑组的粉组合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而艾丁湖八道湾组的孢八道湾组的组合时代为早侏罗世,这两个孢粉组合的报道,为该盆地的石油勘探提供了重要生物化石新材料,。  相似文献   
73.
新疆南天山库车河地区山着二叠-三叠系的连续剖面,剖面中地层界线清楚,化石较为丰富。在上二叠统比尤勒包谷孜群中发现了安加拉大陆晚二叠世植物群的典型代表“Callipteris”zeilleri和俄罗斯库滋涅茨克煤田上二叠统顶部的特有种Yavoskya mungatica。而下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群的植物化石具明显的中生代面貌。因此,库车河地区海西期花岗岩之上覆盖着晚二叠世晚期地层,它与下三叠统俄霍布拉克  相似文献   
74.
泥河湾的介形类化石与古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5.
周口店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捷 《科学通报》1995,40(12):1151-1151
198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曹伯勋等在填制1/5万周口店幅地质图过程中,在周口店距猿人洞地点北东约2km、海拔140m的太平山北坡发现了一个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早更新世洞穴——裂隙堆积地点(太平山北坡东洞,简称东洞),当时他们在剖面上采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后来对该地点的地层、孢粉及古地磁做了研究,认为该地点为早更新世晚期.1992及1993年,作者又用筛洗法在剖面上进行逐层采集,获得了一批以小哺乳动物化石为主的材料,  相似文献   
76.
章森桂 《科学通报》1995,40(23):2178-2178
随着小壳动物化石研究的深入,人们不仅在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附近找到了小壳动物化石,而且在其后的地层中发现了小壳动物化石.70~80年代,由于我国小壳动物的地质分布,特别是梅树村期以后的小壳动物分布状况研究不够,致使将一些非梅树村期的小壳动物化石都归入梅树村期,如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玉尔吐斯组小壳动物化石组合、吉林通化黑沟子组小壳化石组合,造成地层划分与对比上的混乱,也妨碍了对小壳动物演化、分区的研究.因此,阐明早寒武世的小壳动物化石组合序列对于了解带壳生物的演变、分布以及正确对比早寒武世地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文章将灵关地区志留系分为灵关-金台山飞来峰系统和原地系统两种类型,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剖面描述和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同时讨论了各岩组的生物化石组合和时代归属。  相似文献   
78.
Traditional grain size analysis was basically used to discriminate sediment type based on its particle dimension for sedimentary naming[1,2] an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feature of transport medium, including water current and wind strength[3―5]. Recently, some patency advances havebeen made by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to separate different grain sizes in various original composition from sediments for searching a new way of paleoenvironmental study[6―8]. Grain size analysis is even playing an …  相似文献   
79.
无脊椎动物进化中的模糊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脊椎动物是动物界的低等类型、最庞大类群。本文根据古生物学、现代生物学和生物进化论研究成就,就无脊椎动物起源、三叶虫、头足类、昆虫进化过程中的模糊问题作了逻辑推理思考。  相似文献   
80.
在滇东地区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多年野外化石采集工作发现了许多软躯体化石富集层, 其中包括一些单属种富集层和贫属种富集层. 这些软躯体化石富集层的产出特征进一步证明了促使澄江化石库软躯体化石的大量保存与广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频繁的风暴沉积而导致的快速埋葬, 从而表明早寒武世滇东海盆的生态频繁遭到风暴作用的破坏. 同一软躯体富集层的动物类型很可能占据相近的生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