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3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61.
《广东科技》2010,19(19):75-75
<正>石角镇位于佛冈县的中部,是佛冈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也是佛冈县的工业重镇和龙头镇,工业产值占全县总和的50%。2005年,石角镇被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石角镇的  相似文献   
62.
流沙河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导致的泥沙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澜沧江下游一级支流流沙河勐海水文站38年月平均悬移质输沙量资料,通过考察1966-1992和1993-2003年两时段勐海站输沙变化,反映已建的漫湾水库拦沙后,下游支流泥沙补充增减状况.结果表明:水库建成后,勐海断面年均输沙比建库前增加了42%,而期间勐海气象站月平均降水与水文站断面月平均流量没有明显的增减趋势,说明泥沙增加趋势是由于区域内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引起的,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3.
1995年以来黄河下游碳储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分析碳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探寻碳储量驱动因素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采用InVEST模型与LMDI方法,分析1995-2015年间黄河下游各县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重点关注城镇(人口、土地)快速扩张对碳储量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①黄河下游地区碳储量呈减少趋势,1995-2015年间减少6.4%....  相似文献   
64.
把蓄量补偿原理应用到常规下游常水位运行方式中,根据已知的初始和最终需求流量之间的蓄量变化,以及对水流传播到渠道下游所需时间的估计,来安排各渠段入流的变化过程,并把该流量变化过程作为控制器的前馈输入,同时利用渠段实时目标水位进行反馈控制,使渠系在蓄量补偿作用下实现了下游常水位运行.结合渠道运行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建立了该运行方式下的长距离输水渠系运行控制仿真模型.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蓄量补偿下游常水位运行方式无论在渠道运行控制性能指标上,还是渠道的响应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常规下游常水位运行方式及流量主动补偿下游常水位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65.
本文根据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教学情况的现状,提出了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课程进行整合教学设计与改革探究的改革内容、方法与目标。  相似文献   
66.
吴玉德  庄树文  许龙  孙睿  宋文超  薛勇 《科技信息》2011,(15):J0017-J0018
本文根据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教学情况的现状,提出了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课程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设计与改革探究的改革内容、方法与目标。  相似文献   
67.
植被的反射异质性特征可以反映植被的结构和光谱特性,有助于更有效地识别植被.在塔里木河下游开展的研究中,使用了MISR的多角度观测数据,利用核驱动和RPV模型反演获取地表BRDF信息,使用SVM方法对MISR天底角反射率数据和BRDF信息组合进行土地覆被分类研究,对比分析了BRDF对分类效果的影响.发现:①BRDF信息可以为半干旱区土地覆被制图提供附加的有用信息,提高制图的精度.②核驱动模型和RPV模型都能较好地模拟研究区地表反射的状况.③空间结构差异较大的草地和林地类型使用BRDF信息后的用户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8.
基于黄河下游实测资料,对高含沙洪水对下游各河段河槽淤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高含沙洪水是造成下游高村以上河段河槽淤积的主要原因,高村以下河段的汛期河槽淤积物甚至全部来自高含沙洪水.降低含沙量、增大流量和提高细沙比例至70%~80%以上均可显著减轻高含沙洪水对河槽的淤积,而这可通过调控水库排沙比来实现.进一步分析了水库排沙比与出库泥沙的含沙量与细沙比例的关系,建议小浪底水库对高含沙洪水的调控要控制其排沙比在50%.在河龙间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由于其来水很少、来沙很多,可利用该区"沙随水来"的特点使河龙间洪水就地利用,以减少黄河高含沙洪水产生几率和入黄泥沙量.  相似文献   
69.
南水北调水源区饶峰河小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保护区内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量及生态建设,为整个水源区的生态补偿量计算和水土保持治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结果 饶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及生态建设共需补偿资金374万元,主要用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农民退耕还林补偿.结论 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可有效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增加当地农民保护水源的意识和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对河流水质的污染和破坏,减少河流泥沙含量,起到保护南水北调水源水量及水质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选择龙口市黄水河流域下游为例,将GIS数据与遥感影像结合起来,从中发现知识,并将知识用于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02B)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的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总体分类精度87.13%、Kappa指数值达到了0.851 1.研究表明,该方法将原有的 GIS 数据的先验性知识综合集成用于新的遥感图像的分类中,可以促进 GIS数据更新的自动化,提高土地利用调查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