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1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溶菌酶标准酶活曲线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溶菌酶活性(标准酶活)的测定是蛋白质复性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为了增加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改进了测定标准酶活的方法.在固定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对于影响标准酶活的重要因素-温度,采用空调控制室温的方法,使其规律性由低到高变化.同时将测活液放置在与所控制室温相同的水浴环境中保持温度,测出各种温度下曲线的斜率,用直线进行拟合.对于其他没有测定的温度点,可以从拟合曲线中求出.这样,通过一组实验便可以得到任意温度下的标准酶活.  相似文献   
62.
XeCl准分子激光辐照能量变化对溶菌酶结构与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XeCl准分子激光器,以不同能量密度激光(0.1 mJ/mm2,0.3 mJ/mm2,0.5 mJ/mm2)辐照溶菌酶,研究辐照后酶活力和蛋白质结构变化。以SDS-PAGE方法检测酶分子间聚合情况,并结合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变化,探讨不同能量密度激光辐照对溶菌酶活力和分子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较低能量密度(0.1 mJ/mm2,0.3 mJ/mm2)辐照,溶菌酶的荧光光强和酶活力随着辐照剂量(脉冲数)的增加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变化,而较高能量激光辐照(0.5 mJ/mm2)导致溶菌酶活力和荧光光强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激光辐照导致的溶菌酶活力和分子结构变化存在剂量依赖效应。SDS-PAGE显示,随着辐照能量密度和脉冲数的增加,溶菌酶出现了更多的分子间聚合。较低能量密度辐照时,聚合是由分子间二硫键形成的,而较高能量密度诱发的分子聚合是由分子间二硫键及疏水键协同作用形成的。圆二色光谱分析显示,激光辐照使溶菌酶分子内α螺旋和转角的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β-折叠和无序的氨基酸无规则卷曲的比例均有升高,这说明溶菌酶活力的降低及分子聚合是由溶菌酶分子二级结构改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63.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螺旋藻基因组DNA,采用超声波法和溶菌酶法两种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并对实验方法进行了摸索与比较。结果表明:影响螺旋藻基因组DNA制备质量和得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螺旋藻细胞壁的破壁程度。本实验中采用两种破壁方法均可得到高质量高得率的螺旋藻基因组DNA,但超声波法破壁不易掌控,而适当浓度的溶菌酶法可获得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
利用无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射成形技术,制备可降解高分子溶菌酶缓释纤维,并对其体外溶菌酶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最适合的成形工艺参数;选择有代表性的聚乳酸(PLA)作为主体缓释材料,溶菌酶作为溶菌酶实验对象,建立了上述溶菌酶制剂体系的体外缓释模型和分析方法;结合缓释材料的降解情况对溶菌酶缓释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5.
溶菌酶水溶液的激光拉曼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道了溶菌酶水溶液的激光拉曼谱。酰胺Ⅰ振动谱带在1657cm~(-1),酰胺Ⅱ振动谱带在1302和1253cm~(-1),酪氨酸残基的特征谱带在854和837cm~(-1)。硫—硫桥键的振动谱带在505cm~(-1)。并由此定性地证明了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酪氨酸残基在分子中呈三分之二“暴露”式,硫—硫键部位的几何构型为扭式—扭式—扭式。  相似文献   
66.
由于生理特性和器官大小的原因,猪在人类疾病模型和器官移植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正因如此,猪基因结构的修饰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医学两方面都意义重大.研究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了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所用结构为双标的人溶菌酶质粒(pBC1-HLY-GFP-NEO).分别对包含两个品种(五指山猪、长白猪)的5个细胞系(sw7,sw8,slw3,slw6和slw9)进行了转染.经过14d,1000μg/mL浓度G418药物的筛选处理,sw7,sw8,slw3和slw6等4个细胞系的95%以上细胞都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而细胞系slw9的转染效率只有49.3%.用转染效率高的3个细胞系作为核供体构建猪克隆胚胎,通过电刺激方法进行融合和激活,然后在PZM3中体外培养.48h后,重构胚的平均卵裂率为76.7%;经过7d培养后观察,有18.5%的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其中93.3%的囊胚在荧光显微镜下能够发出绿色荧光,但囊胚之间的荧光强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可以获得高转染效率的转基因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系,但细胞系之间的转染效率不同;用转基因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构建的重构胚,能够成功发育到囊胚阶段,而且大多数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阳性胚胎.  相似文献   
67.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pH=6.3的Na2HPO4-NaH2PO4缓冲体系中壳聚糖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溶菌酶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同时发生的复合猝灭,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由热力学参数方程,推断出壳聚糖与溶菌酶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来自疏水作用力和静电引力。运用F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计算了壳聚糖与溶菌酶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1.47 nm。  相似文献   
68.
水温对鱼类免疫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生物因子,会影响鱼类正常的生理活动及行为特征.鱼类的免疫活动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但不同鱼类调节其免疫活动的规律各有特点.概而言之,水体温度变化主要影响了鱼类抗体分泌、免疫活性细胞的活性及数量、溶菌酶活性及补体活化途径及活性.超过鱼类生理适应范围的温度都会抑制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活动.适宜的...  相似文献   
69.
盐酸阿霉素(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DOX)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抗癌药物,溶菌酶(lysozyme,LYS)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具有杀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研究DOX与LYS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必要。研究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298 K、308 K和318 K)DOX与LYS的相互作用,阐述了DOX对LYS荧光猝灭的机理;并计算了二者之间的结合位点和结合常数。结果表明,DOX能使LYS的内源荧光发生猝灭,荧光猝灭机理属于二者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Stern-Volmer方程分析显示,DOX与LYS具有1个结合位点,不同温度下DOX与LYS的结合常数(K_A):4.79×10~6(298K)、2.82×10~6(308 K)和2.14×10~6(318 K)。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知DOX与LYS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由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引发的;并且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是伴随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反应。三维荧光光谱实验显示,DOX的加入引起LYS构象的变化,表现为蛋白质内部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疏水性降低。  相似文献   
70.
新型磁性亲和载体的制备及其对溶菌酶的吸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兼具亲和作用和磁分离优点的磁性亲和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氯化沉淀法制备强磁响应性纳米级磁流体,并通过聚乙烯醇包埋,获得磁性高分子载体。经NaBH4还原和活性色素辛巴蓝修饰,使载体具有特异性亲和吸附能力。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磁化率测定等手段对载体物性进行表征,以溶菌酶为目标蛋白,考察了吸附时间及温度对载体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