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9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以湖南某铀尾矿库放射性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将铀酰离子作为特征污染因子,选取其周边有代表性的土层制作两组具有相同含水率的砂柱,研究包气带对铀废液的吸附和阻滞能力及铀酰离子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包气带对铀渗滤液具有较强的阻滞和载蓄作用,可有效延缓其污染地下水的时间;2)包气带对废液的蓄纳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可分为稳定吸纳和缓慢发育两个阶段,最大吸纳能力为38.20 kg/m~3;3)铀酰离子随着在砂土中迁移深度的增加,浓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72.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危害在于垃圾淋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本文以洛阳市某垃圾场为例,运用MODFLOW和MT3D软件模拟分析在未来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结果证明,虽然该垃圾场做过卫生防护,但仍然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污染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73.
针对垃圾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大且污染负荷高等特点,根据UBF反应器的结构特点,本文提出采取在预处理工段设置UBF反应器,同时有机结合其他工艺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并通过工程实践说明UBF反应器作为该处理方案的预处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4.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去除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效果,优化了实验条件,并探讨了有机物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初始pH、Fe2+投加量、曝气量等参数对垃圾渗滤液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碳量(TOC)的去除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其最佳运行参数为:电流密度57.1mA/cm2、极板间距10cm、初始pH为4.0、Fe2+ 投加量1mmol/L、曝气量0.2m3/h,在此条件下,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80.80%和73.26%。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分析结果显示,电解对垃圾渗滤液中芳烃、烷烃、羧酸、酯类等主要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生化性(BOD5/COD)从电解前的0.125增大到0.486,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275.
垃圾渗滤液总氮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高浓度废水,氨氮浓度高是垃圾渗滤液的重要特征,也是导致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增大的重要原因.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含氮物质消解处理的影响因素.垃圾渗滤液样品100 mL,加5 mL浓磷酸作消解剂,加8 g K2SO4作增温剂,消解时间从沸腾开始加热维持30 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消解处理样品在碱性条件下蒸馏,用1 mol/L的盐酸吸收形成铵根离子.结合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进行了垃圾渗滤液总氮含量的测定,是基于在1×10-2 mol/L NaOH溶液的碱性条件下,N-溴代丁二酰亚胺在二氯荧光素作为能量转移剂的增敏作用下氧化氯化铵,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信号.NBS的优化浓度为3×10-3mol/L,二氯荧光素的优化浓度为2×10-5mol/L.本化学发光体系的检出限(3σ)为3×109 g/mL,测定的线性范围为7.0×10-9~9.0×10-6g/mL(r=0.9964,n=7).使用本法测定垃圾渗滤液样品总氮含量为8.2×10-3g/mL,回收率大于92.5%,RSD范围为2.9%~4.2%.本法分析结果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76.
杨勤  王兰 《甘肃科技》2011,27(21):52-53,123
介绍了国内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通过对国内常用组合工艺的进出水水质和主体工艺的对比,结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 GB16889 - 2008)的相关要求,同时考虑到徽县工业集中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实际情况,渗滤液处理选择了MBR-NF-RO组合工艺.该工艺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在更多的生活垃...  相似文献   
277.
在实验室中,通过人工药物加强的方式制造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带,观察各氧化还原带对渗滤液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OC降解率自大到小分别为氧还原带〉产甲烷带〉硫酸盐还原带〉硝酸盐还原带〉铁还原带,氨氮降解率基本相同,分别为:15.1%、15.1%、14.2%、15.7%、14.7%。  相似文献   
278.
针对新型脱氮工艺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过程中亚硝氮难以稳定生成的难题, 设计水解酸化+UASB+好氧氧化的处理工艺, 应用于实际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结果表明, 当进水氨氮浓度为610~1900 mg/L, C/N 比为1.8~3.5时, 在进水量为100 m3/d, 回流比为2:1, pH 值为7.5~8.0, DO为2.0 mg/L的调试条件下, O池发生短程硝化, 积累200 mg/L的亚硝氮, 积累率最高达78%。微生物DNA 检测发现, O池中AOB物种丰度是NOB的10倍以上。水解酸化池中存在COD、氨氮和总氮同时去除的现象, COD去除量不能满足全部总氮反硝化, 剩余的总氮通过厌氧氨氧化过程去除, 通过ANAMMOX反应去除的总氮占水解酸化池总氮去除量的35%~67%。在实际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 通过控制进水量、回流比、pH和溶解氧等条件, 成功地启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  相似文献   
279.
采用三维铁碳微电解法对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实验,以COD、NH_3-N、色度的去除率为主要指标,静态实验条件下,采用单因素控制方法,考察电解反应时间、电解电压、曝气量、水力停留时间、极板正负交换周期5个因素对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反应时间为100 min、电解电压为30 V、曝气量为2 000 L/h、水力停留时间为2.33 h、极板正负交换周期为50 s时,COD、NH_3-N、色度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80.
为探讨渗滤液厌氧降解出水中有机物的构成特点和变化规律,采用XAD-8和XAD-4树脂将溶解性有机物(DOM)依亲疏水性和酸碱性特征分为5种组分,对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出水中各组分的含量和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ASBR处理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去除率可达53.0%~94.7%;芳香类物质多存在于疏水性组分中,厌氧处理后各组分UV254明显下降,芳香类、羧酸和氨基化合物去除明显;随着HRT的延长,富里酸类荧光物质易在出水中累积而造成累计荧光强度Фi,n增大,而芳香性蛋白及溶解性微生物副产物较之更易降解.可见ASBR能有效降解渗滤液DOM各组分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