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48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亚硫酸盐法造纸黑液为原料,甲醛为交联剂合成的絮凝剂的特性,该絮凝剂的特性粘度在0.1以上,对蛋白类的废水如凝效果较好,与无机混凝剂结合,絮凝水中悬浮颗粒有明显效果,其制造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容易,价格便宜,是很值得开发的絮凝剂之一.  相似文献   
52.
观察表明:四合木和霸王的叶都有一条主脉和一条从基部出发止于叶缘中部的大侧脉;二者都为环孔材。同时,二者都以发达的皮层纤维、叶肉棚栏组织发达、叶肉细胞壁皱褶等共同的方式适应干旱环境。四合木和霸王有许多明显的解剖学差异,以不同的方式适应干旱环境,表现出系统上的差异,如四合木初生根为四原型,而霸王及蒺藜科绝大部分类群的根为二原型;四合木次生木质部为同型单列射线,多生活纤维而少木薄壁细胞,而霸王为同型单列和同型多列两类射线,以后者为主,并且多木薄壁细胞而不见生活纤维;四合本叶表皮的角质膜薄。密度丁字毛,气孔极下陷,而霸王叶表皮角质膜厚,无表皮毛,气孔下陷较小;此外,四合木基本组织中富含簇品细胞,茎中具特殊的油细胞,而霸王中不存在。这些差异特征支持一些分类工作者把四合木属从霸王亚科分出,新成立四合木亚科(Tetranenoideae Maet S. Z. zhang)。  相似文献   
53.
内蒙古扎赉诺尔湖泊沉积物中的新仙女木事件记录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王苏民 《科学通报》1994,39(4):348-348
新仙女木事件因在几百年或更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的气温和CO_2浓度变化,近年来已成为古气候学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关于新仙女木气候突变事件的认识大体上有两种:一是新仙女木事件仅影响到北大西洋及其两岸地区,晚冰期全球性增温造成来自北极的浮冰和冰融水注入北大西洋,阻止了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的形成,使此区以及西北欧、北美东部沿岸地区温度迅速下降.二是随着世界各地如南欧、北美东部、太平洋以及格陵兰、南极冰岩芯中陆续发现一些新仙女木记录,不少学者倾向于认为它是全球性气候事件,与大气CO_2浓度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4.
个木虱科一新属五新种(同翅目:木虱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我国个木虱科一新属五新种,它们是:肖个木虱属Triozidus gen.n.,五加肖个木虱Triozidus acantho panaicis(属模式种)、白桦肖个木虱T.betulus、杭州肖个木虱T.hangzhouicus、黄盾肖个木虱T.flaviscutatus和棒突肖个木虱T.fustiformis spp.n.  相似文献   
55.
本文首次报道了刻鳞苔草和美丽苔草为中国地理分布新记录;裂瓜属,竹叶子属,沼兰属为安徽省新分布属;红果类叶升麻,直穗小蘖等34种(包括变种)为安徽省地理分布新记录植物。  相似文献   
56.
根根裁木系统的负载阶段性变化的特性,本文介绍了在设计中利用对象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差来实现对对象参数闭环辨识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变动负载下的系统准确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裁木系统的微机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理论设计是可行的,系统工作是可靠的,控制效果是满足技术要求的。  相似文献   
57.
云南木兰科新植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 显脉木兰新种 Magnolia phanerophlebia B. L. Chen, sp. nov. Arbor parva glaberrima, c. 3 m alta. 6 cm in diam., cortice incano laevi: ramuli junniores virides in sicco cinerascentes et pruinosi. Folia sempervirentia, lamina rigide coriacea, obovata vel obovato-elliptica'35-43cm longa, 10-17 cm lata, apice acuta vel breviter acuminata, basi anguste cuneata, supra nitidissima  相似文献   
58.
桉木虱种群突变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尚文  覃良 《广西科学》1995,2(2):36-38
桉木虱受温度影响下的种群动态突变模型为抛物线形。受温度和雨量综合因子作用下的种群动态为椭圆形。温度、雨量是影响桉木虱种群突变的主导因子:使用突变强度(i为控制变量n=1,2,3,…)对临界线和区域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59.
从细裂亚菊全草的三元体系(V(石油醚)∶V(乙醚)∶V(甲醇)=1∶1∶1)提取物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鉴定,被确定为芝麻素、松脂醇、蒿黄素、紫花牡荆素、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tachioside、香草醛、香草乙酮.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木棉纤维横截面超薄切片的透射电镜观察,获得了木棉纤维的胞壁层次结构、原纤尺度及排列。木棉纤维胞壁具有清晰可见的多层状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外表皮层S、胞壁1层W1、胞壁2层W2、胞壁3层W3和内皮层IS共5个基本的层次,各层具有不同的厚度和原纤堆砌密度与排列方向。可见木棉纤维横截面最小结构单元宽度为3.2~5.0nm,与棉纤维基原纤尺寸相当。实验证明,碱液对木棉纤维的可及性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对于同一纤维胞壁各层的溶胀也存在差异。其中W2是最易被溶胀的;内皮层的原纤容易被分离出来。而未经溶胀处理的木棉纤维电镜照片反差弱,层次结构不够细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