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8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角紫外光谱研究了不同pH值下微乳体系中稀土Nd^3 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初步探讨了微乳体系中Nd^3 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机理。同时,制备了它们的固态聚合物,测定了红外光谱特性,表明BSA在SDS微乳体系中确与Nd^3 离子发生了反应。  相似文献   
102.
铜离子存在下依诺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依诺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依诺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主要凭借疏水作用力结合,依诺沙星主要以静态猝灭的方式使得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强度显降低.探讨了铜离子及依诺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相互竞争结合反应,阐明了铜离子浓度对依诺沙星和蛋白质结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在pH=2.68的缓冲溶液中,茜素红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了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二者主要靠静电作用力结合,且它们的结合符合Pesavento提出的相分配模型.根据相分配模型,推导了有机小分子在蛋白质微相和水相中的分配比D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吸光度A、分配比D、表观结合常数K和热力学参数ΔG、ΔH、ΔS讨论了系列浓度下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该体系的影响,认为SDS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影响茜素红与BS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主要研究了光敏手性偶氮苯分子Azo-o-Bi的螺旋扭曲力常数(β)及其变化量(Δβ)与液晶清亮点之间的关系。将光敏手性偶氮苯分子Azo-o-Bi与不同的向列相液晶主体E7,HTG135200-100,HNG715600-100配置成具有光敏性的胆甾相液晶,测量Azo-o-Bi分子在不同胆甾相液晶中的β值及Δβ值。通过分析不同胆甾相液晶的差热扫描量热(DSC)曲线,研究手性剂的β值及Δβ值与液晶清亮点间的关系。发现液晶的清亮点越高,手性剂的β值及Δβ值越大。这是由于液晶清亮点越高,其所对应的有序度参数越大,液晶分子排列的有序程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从而导致光敏手性剂对向列相液晶产生的螺旋扭曲力及其变化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105.
通过优选噙化上清片的成型工艺并提升其质量标准.采用湿法制粒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噙化上清片成型工艺;采用TLC对处方中薄荷药材和薄荷素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优选的成型工艺为取处方量药材,薄荷粉碎成细粉;甘草粉碎成粗粉用10倍量氨水(1→100)渗漉,渗漉速度为5 m L/min·kg,渗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60℃测),加入上述细粉中混匀,用60%乙醇制粒,60℃干燥,加入1%的硬脂酸镁和薄荷油,搅匀,压制成片.薄荷药材和薄荷素油的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甘草酸质量在0.0203~0.6496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0.32%,RSD 1.18%;噙化上清片成型的工艺操作简单,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较原标准有了较大提升,可用于噙化上清片的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106.
西方关于热本质的争论持续了几个世纪,最终以分子动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宣告结束。晚清出版的物理学著作很多都介绍了热本质问题,其中,《博物新编》的作者持热质说观点,《格致启蒙》较早引入了热动说。通过比较和分析文献,考察上述两著作对热本质说的论证,并结合其他著作,分析热本质说在晚清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7.
晨曲     
忽然,我的耳边传来一片悦耳的响声。我打开窗户一看,外面真热闹啊!原来大家在举行“演唱会”呢。门前的大石头上,公鸡哥哥踮起脚尖,清了清嗓子,为这场演唱会拉开了序幕。它伸长脖子,“喔喔喔”地唱起歌来,那声音响彻云霄。旁边的观众——小树、小草、小花听了,露出了欢乐的笑脸,伴随着歌声跳起舞来。你们看,  相似文献   
108.
来自英国浸礼会的李提摩太,是清末政坛上异常活跃的一位传教士。他践行"上层路线"与清廷政要结交,从而打入政治权利上层。他顺应中国洋务和维新的社会思潮,通过出版书籍和报刊,大力传播西学,宣传变法,为中国改革建言献策,对晚清重要政治人物影响深远。加之其对清末政治活动的积极参与,李提摩太成为近代来华传教士中,少有的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9.
正本刊讯根据省科技厅创新驱动第四调研组的安排,我厅组织了商业科技研究所和省轻工研究院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省分析测试中心的三位专家奔赴临夏州和政88啤特果有限责任公司和临夏市清河源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技术需求对接。专家们考察了企业产品车间、研发中心和生产线,详细了解各自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和科技需求,就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初步达  相似文献   
110.
应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铁(Ⅲ)(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DTA-Fe(Ⅲ)可以进入牛血清白蛋白的疏水腔,使蛋白质非极性区的生色基暴露于极性溶剂;EDTA-Fe(Ⅲ)通过静态猝灭的方式使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相结合.测定了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利用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确定了牛血清白蛋白与EDTA-Fe(Ⅲ)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并使用同步荧光技术探讨了EDTA-Fe(Ⅲ)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