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6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王家岭煤矿20101工作面胶带巷破碎围岩加固为工程背景,利用数值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围岩注浆加固的流固耦合模型,确定工程中深浅孔-高低压耦合注浆加固的合理注浆压力.建立平面裂隙岩体模型,揭示耦合注浆加固的作用机理,分析深浅孔-高低压耦合注浆加固与普通注浆加固的不同支护效果;对使用耦合注浆加固的实际工程进行监测分析.针对20101工作面胶带巷开采过程中所面临的超前来压作用下破碎围岩加固的工程问题,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原支护方式与深浅孔-高低压耦合注浆加固方式的支护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耦合注浆加固能够更好地控制围岩变形和维持巷道安全.  相似文献   
992.
谢一矿辅助立井为矿井主要井筒之一,担负着矿井排矸、下料、进风等重要功能.该井筒地面标高+23.685m,井底标高-498.585m,全长522.27m.井筒马头门布置在粉砂质泥岩中,该岩石为灰色,裂隙、节理、小构造发育,性脆、破碎,夹有不规则的铝质粘土.辅助立井马头门周围巷道密集,因地压作用及周边巷道影响,马头门变形严重,影响安全,急需进行扩修.  相似文献   
993.
针对邢东矿深部巷道围岩大变形、支护系统严重损毁等矿压显现特征,在分析深部巷道变形破坏机制的基础上,认为改善浅部围岩力学性质、提高支护系统强度是控制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有效途径,并据此提出了集强力锚杆索、钢管混凝土支架、滞后注浆加固技术于一体的联合支护技术,并阐述其控制机理。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支架力学模型,得出新型钢管混凝土支架承载力及其对巷道承载体系提供的支护反力,并综合应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优化和工程类比等方法确定其控制方案。现场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案2个月后,围岩变形趋于稳定,两帮变形量小于150 mm,顶板下沉量为94 mm,底鼓变形量为79 mm,有效解决了深部巷道变形失稳问题,并为类似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某铁矿进入深部开采过程中采场出现的地压问题,优化并选取了合理的采场参数.考虑到矿体中存在软弱夹层,会对过渡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通过极限平衡法,决定采用8.5,10及12 m厚度的过渡区以备选用,运用大型数值分析软件FLAC 3D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其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厚度的增加,过渡区中应力集中现象越来越小,在开挖过程中,顶板位移也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仅12 m厚过渡区的塑性区没有贯通.所以留设12 m过渡区可保证采场的稳定,满足过渡期间安全生产的要求,为矿山的安全平稳过渡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淮南煤田潘谢新区A3煤层受底板承压水威胁,为研究其在深部开采条件下的底板破坏特征,根据井田水文工程地质条件,采用FLAC3D分析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承压条件及开采进度时底板的破坏深度和应力重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3煤层底板的采动效应随开采步距增大发生规律性变化,底板破坏影响深度约16 m,应力重分布的峰值点在停采线前约11 m和开切眼后6~8 m处。煤层回采以后,采区四周发生剪切破坏,中部发生拉伸破坏,容易出现底臌。该研究为潘谢新区深部A组煤的安全开采和矿井水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自动化立体仓库固定货架拣选路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自动化立体仓库拣选效率,以存取时间最短为目标,针对单巷道固定货架拣选作业过程,构建了解决拣选作业路径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结合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求解过程中用粒子群算法初始化种群,提高了优化效率,缩短了搜索时间;在迭代过程中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利用其概率突跳能力,以避免基本粒子群算法迭代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和早熟收敛.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比标准粒子群算法所用时间短、收敛速度快、迭代次数少.  相似文献   
997.
<正>钱营孜矿3211主运输大巷长2300m,最大倾角20°,平均倾角12°,局部有多个凸变坡,提升高度208m,应采用典型的煤矿井下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巷道煤炭生产运输主要采用大倾角DSJ120/2x400带式输送机,该种带式输送机是主要用于煤矿井下采区顺槽输送煤炭及矸石的连续输送设备。  相似文献   
998.
针对井下巷道壁面附近的低风速区域进行了实验室模拟风洞试验研究,通过实验室风洞模拟试验得出了在不同壁面粗糙度及不同风速作用下巷道壁附近的低风速区域分布。结果表明,壁面附近低风速区域的厚度随着巷道壁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巷道风速越低其低风速区域厚度越大。为了有效防止因低风速区域过大而引起的有毒有害物质积聚,可采用增加风速或者修筑更加光滑的巷道壁面等措施。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公路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分布范围,以西施坡隧道地质资料和施工方案为基础,运用弹塑性理论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公路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分布范围,并与围岩深部位移量测结果比对,得出西施坡隧道IV级围岩松动圈范围在2.0~3.0 m。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弹塑性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分析、围岩内部位移量测相结合的方法可较为准确的测定圆形断面隧道围岩松动圈分布规律,并为公路隧道支护参数的选取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大小影响着巷道的变形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煤矿而言,收集某一采区的松动圈实测值,对相似采区巷道的采掘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采用探地雷达测定王楼煤矿15121轨道顺槽围岩松动圈的大小,应用FLAC3D软件模拟验证,分析了探地雷达用于探测巷道围岩松动圈的科学性,预测了松动圈的发展,很好地应用于指导支护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