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71篇
教育与普及   1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25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沉积盆地地下古水动力场恢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首先对地下水动力场进行了数学描述,以流体势分布度量不动力场,建立了地层埋藏史与流体压力孕育史恢复的数学模型,以此可作为恢复古水动力的重要依据。;最后提出了模型实现中的一些建议,系统阐述了古水动力场恢复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62.
根据粒径和流量的不同,管内竖直各上固液两相流动可能会出现四种基本流型,即固定床模式,局部流化模式,充分流模式和水力输送模式,在充分流化模式中,固相存在着明显 向分布不均匀性,通过对轴向分布不均匀性现象的详尽的观察与分析,提出逐层流化-壁面效应机理模型,给出了床体膨胀曲线的测量结果,并指出,稳定化的流量操作范围窄是固液流化床的固有特性。  相似文献   
63.
本文对点接触弹流润滑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中,组合变量Φ用于松弛求解法。  相似文献   
64.
微重环境下平移圆柱贮箱液固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种新的方法建立了在微重力环境、横向激励下圆柱贮箱液固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对耦合系统的液体子系统采用压力体积分形式的拉格朗日函数,并将速度势函数在自由液面处作波高函数的级数展开,从而导出自由液面运动学和动力学边界条件的非线性方程组,而对结构子系统则采用标准形式的拉格朗日函数(动能减去势能),用变分原理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最后用4阶Runge-Kutta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得到了耦舍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此方法大大减少了公式推导量,而且得到的是降阶的耦合方程组.计算发现:随着Bond数的减小,耦合系统的响应频率先增大后减小,而响应幅值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5.
基于内嵌式黏性流体单元自适应减振方法(IVFUM),研究了一种新的内嵌式黏性流体单元(IVFU)减振模式.在简谐定频激励下,通过构建流体活动边界条件,将流固耦合模型近似简化为充液腔的纯流体动力学问题,并应用CFD软件FLUENT对内嵌流体欧拉梁在主振动下腔内流体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两种IVFU在一、二阶主振动下的自由表面形状、速度、相对压强及压力分布等流动性态对欧拉梁减振具有自适应和有效性;梁内流道水平比流道倾斜更具有减振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泡沫流体携砂能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泡沫流体广泛应用于油井的冲砂洗井作业中,携砂能力是衡量其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FLUENT软件中的分散相模型对泡沫流体的携砂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直径的砂粒在泡沫流体中的携砂率和停留时间随环空管道倾角的变化关系,与相同条件下水的携砂性能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定性分析.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泡沫流体具有良好的携砂能力,而且更适合于水平井的冲砂洗井.  相似文献   
67.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及特点作了介绍,并对萃取剂和夹带剂的作用机理及选择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68.
提出了数值模拟多孔介质中可压缩驱动问题的全离散分裂正定混合元方法.引入分裂正定混合有限元方法来求解抛物型的压力方程.混合有限元方程组是对称正定的,并且流函数方程不依赖于压力方程.采用标准的Garlerkin方法来处理对流-扩散型的饱和度方程.给出了此方法的全离散格式,并分析了该全离散格式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69.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与水蒸气蒸馏法(SD)从山柰中提取挥发油.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3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以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5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9%以上. 研究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0.
借鉴图论的有关做法。结合威尔逊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区位选择的模型,从而试图定量分析封闭和开放两种条件下区域中心城市的适宜区位.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封闭条件下区域中心城市适宜区位趋于区域的地理中心。而在开放条件下区域中心城市适宜区位趋于主导联系方向.作者选取浙江省嘉兴市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考察了封闭和开放两种条件下嘉兴区域中心城市适宜区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