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4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68篇
教育与普及   1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318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淹水胁迫对浙江种源鹅掌楸光合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淹水时间处理下,浙江种源鹅掌楸叶片光合特征的变化为:淹水处理2 h后,鹅掌楸叶片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略有增加;淹水24 h后,叶片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则大幅度下降;淹水处理48 h后,3个指标达到最低值,与对照相比,降幅均在80%以上.这表明淹水时间越长,胁迫对鹅掌楸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抑制作用越严重.而胞间CO2浓度变化不同:淹水24 h前下降;淹水48 h后则大幅度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2.
有机改性沸石覆盖抑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十六烷基三甲基铵(HDTMA)有机改性沸石,研究了该改性沸石覆盖底泥对底泥中氮磷释放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①当HDTMA负载量为沸石外部阳离子交换容量(ECEC)的207%时,有机改性沸石吸附磷酸盐的效果最佳;最佳负载量条件下的有机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为0.644 mg.g-1,常数K为0.295 L.mg-1;pH值对有机改性沸石吸附磷酸盐的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共存阴离子(NO3-,HCO3-和SO42-)的存在会抑制有机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②最佳HDTMA负载量条件下有机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为13.0 mg.g-1,常数K为0.011 9 L.mg-1,且与天然沸石相比单位质量改性沸石的吸附量降低了20%左右.③有机改性沸石覆盖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氨氮的释放,但有效抑制底泥氨氮释放的持续时间与天然沸石相比缩短了1/5;有机改性沸石覆盖抑制底泥磷释放的效率与天然沸石相比大大加强,且投加的有机改性沸石越多,对底泥磷释放的抑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93.
碳钢高温高压CO2腐蚀产物膜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了N80钢在CO2分压1MPa、温度90℃、流速1ms-1条件下地层水中不同时间的腐蚀行为,并应用SEM、EDS和XRD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成分和结构特征,探讨了腐蚀产物膜的形成机制. 结果表明:在腐蚀开始阶段(8h),腐蚀产物主要为Fe3C,并有少量的FeCO3形成. 随着腐蚀的进行(72h后),腐蚀产物膜基本上为FeCO3. 腐蚀产物膜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膜是溶液中HCO-3不断透过膜进入膜/基界面与基体反应形成,并使膜/基界面不断向内推进;外层膜是由于溶液中Fe2 和CO2-3的浓度超过FeCO3的容度积,FeCO3晶体在内层膜表面形核并长大而形成. 外层膜的晶粒比较细小、致密. 内层膜与外层膜的界面结合比较弱,而内层膜与基体的结合比较强.  相似文献   
994.
发酵抑制物对树干毕赤酵母戊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见发酵抑制物(甲酸、醋酸和乙醇)对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P2生长和发酵木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树干毕赤酵母P2具有良好的抗发酵抑制物能力.当发酵液中含有4.0 g/L的醋酸时,树干毕赤酵母P2生长和发酵木糖情况良好;当发酵液中含有5.0g/L的甲酸时,树干毕赤酵母P2对木糖的利用率降低,但对酵母生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另外,树干毕赤酵母P2耐受乙醇的浓度约为40.0 g/L.  相似文献   
995.
运用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及Y.Mishin的EAM势,计算得到铜的空位形成能为1.272 eV与实验值符合.对5×5×5、6×6×6、7×7×7、8×8×8各失去一个原子的4种含有不同空位浓度的点缺陷铜系统的弹性系数进行了模拟,并对同一浓度的缺陷晶体在0-35 GPa压强范围内的弹性系数进行了计算,发现空位浓度的提高降低了铜的弹性系数,而压强的增大使得缺陷系统的弹性系数越接近相同压强完整晶体的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红车轴草提取物(Trifoliumpratense Leguminosaeextract,TLE)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体外活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检测TLE对细胞的毒副作用及增殖抑制情况;双色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TLE对小鼠T淋巴细胞在多克隆刺激剂(ConA)刺激下体外活化抗原CD69表达的影响;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succinimidyl ester,CFDA-SE)标记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CD3 T淋巴细胞增殖相关指数.结果:TLE对小鼠淋巴结来源的淋巴细胞微毒副作用;终质量浓度为10、20、30、40 mg/L的TLE对ConA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抗原CD69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40 mg/L抑制达到峰值;MTT法和CFDA-SE染色法都显示,10、20、30、40 mg/L TLE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  相似文献   
997.
江西省降水中化学组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琳 《江西科学》2007,25(6):781-783
通过对3年间江西省降水化学组分分析中主要离子的浓度及沉降量分析统计得出:江西省酸雨以硫酸型污染为主,但硫酸根离子在酸雨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下降趋势,降水中离子总浓度与降水pH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8.
底泥二次污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泥污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底泥中的营养盐和污染物在上覆水发生变化时会重新释放再次进入水体形成二次污染,对水质及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文章综述了底泥中氮、磷、重金属的释放机理、影响因素及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单室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构建的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了阴极板中铁离子浓度、阳极底物、底物浓度及阳极板面积对单室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阴极电极板中Fe3 含量的增加,电池负载输出电压随之提高;不同底物的阳极反应,随着产生的电子和质子数的提高,电量随之增大;输出电压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底物葡萄糖的浓度饱和值为0.72g/L;增加阳极板数量加大阳极比表面积,更多的微生物吸附在阳极电极上传递电子,电池输出电压与阳极板数量不成倍数关系.此研究为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循环伏安技术测定电化学活性物质微量浓度的方法测定了4种混合液(空气饱和的异丙醇与0.05 g/cm3PVP(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溶液、空气饱和水、0.001 mol/L C11H12FeO的水溶液以及0.001 mol/L C11H12FeO在异丙醇与0.05 g/cm3PVP的混合物中的溶液)中氧的溶解度.推算出氧在异丙醇与0.05 g/cm3PVP的混合溶液中的饱和浓度为6.8×103mol/L.依照电化学活性物质的浓度与峰电流之间的线性关系,绘制了异丙醇与0.05 g/cm3PVP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氧浓度与氧还原峰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