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物资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级部署的大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业务范围广、用户数量庞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积累了巨量数据,导致系统性能下降。通过数据库优化技术,可以提高系统性能。本文针对国网一级部署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几种数据库优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于国网一级部署的信息系统在数据库优化方面有很高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2.
古建筑分布式高压喷雾灭火系统是西藏自治区公安消防总队联合相关科研单位在开展西藏古建筑灭火技术及装置的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科技成果(产品)。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轻巧灵活、安装便捷、灭火效能高、水渍损失小等特点,从古建筑原貌保护、火灾事故处置、设计安装运行等方面都较古建筑原有消防设施设备优良,应在西藏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3.
页岩气在复杂孔渗空间的流动属典型的多尺度多场耦合流动。开展页岩气渗流机理研究,有助于揭示页岩气藏中流体运移机制,为后期建立数学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及产能评价与预测奠定理论基础。在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近期已开展的工作,从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吸附解吸规律、含气量测试、应力敏感性、储层流体运移等实验内容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直接蒙特卡洛方法和格子Boltzmann方法等微观流动机理模拟方法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了页岩气渗流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气体吸附程度对渗流规律的影响研究、页岩气多尺度介质流动机理实验评价装置研制、页岩气藏气水两相流动实验与理论研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决目前单重态氧发生器存在的气体处理量小、气液反应面积小和气液分离不彻底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雾化技术与离心技术相结合的两级排液式直叶片离心喷雾气液反应器.首先采用CFD方法,对该反应器建立了计算模型,研究了反应器中连续相流场、离散相颗粒的运动特性,系统分析了粒径及转速对反应器分离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分离特性曲线.然后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反应器在真实工况下的分离性能.综合研究表明,CFD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CFD模型可用于该实验研究.反应器在5 mol/s的气体流量下对于粒径大于90μm的液滴在3 000 r/min转速下分离效率100%,为单重态氧发生器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
氢氧发动机湍流两相燃烧三维全尺寸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离散颗粒模型,采用单元内颗粒源法对某氢氧火箭发动机湍流两相燃烧流场进行了三雏全尺寸数值仿真。液氧雾化液滴采用Rosin-Rammler分布模型,其质量平均直径采用同轴直流喷嘴雾化模型计算;考虑液氧高压蒸发过程;燃烧速率采用湍流脉动机制和Arrhenius机制共同控制。所得液氧喷雾分布和其它流场参数与试车数据吻合,所提方法可应用于其它火箭发动机内流场的数值仿真,为发动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6.
邹敏 《科技信息》2013,(11):131-131,177
直接空冷汽轮机组在夏季高温时段的出力受阻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采用喷雾增湿法可有效降低空冷器入口空气温度,改善空冷器的换热效果,提高机组的运行真空并使其满发。基于效能—传热单元数方法,建立了直接空冷机组凝汽器变工况数学模型,分析了排汽管道压降及机组对环境散热量等因素对汽轮机末级排汽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实现对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高时间分辨的定量测量是研究大气化学变化的关键.现报道了我们自行研制的高时间分辨的气溶胶微量采样器,可对不同粒径范围的大气颗粒物进行每1~6h的采样.并将电喷雾解析电离质谱(DESI-MS)技术应用于所采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以大气气溶胶中的草酸分析为例,运用自制采样器进行了小时分辨的连续采样,在优化DESI-MS实验条件后,应用含1%氨水甲醇溶液作为喷雾溶剂,不需要对环境样品预处理或分离的前提下对气溶胶中的草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了小时分辨的大气气溶胶PM2.5中草酸浓度的日变化.研究表明,高时间分辨气溶胶微量采样器与DESI-MS相结合可应用于大气气溶胶化学组分的快速定量分析,有助于研究特定化学组分的昼夜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8.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斯特林发动机压力涡流喷嘴的喷雾发展过程及喷雾特性,并考察了喷射压力和气体引射对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涡流喷嘴初始喷雾阶段雾化效果较差,持续时间较短,主喷雾发展过程有明显的空气卷吸涡流现象;柴油主喷雾锥角随喷油时间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小至稳定,而贯穿距离则逐渐增大至稳定,喷雾锥角随喷油压力的提高而增大;引射空气对稳态喷雾形态有明显影响,使得喷雾扩散范围明显扩大,油气混合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99.
建立一种检测大鼠脑组织中L-丝氨酸和D-丝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的测定方法.大鼠脑组织样品匀浆及离心后,取上清液并加入Marfey试剂对样品中L/D-丝氨酸进行衍生化.HPLC流动相为甲酸铵和乙腈,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L-丝氨酸和D-丝氨酸在22 min内得以分离,在2.5500 ng/mg和1.2500 ng/mg和1.2250 ng/mg浓度范围内分别与各自的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L/D-丝氨酸的最低定量限分别为2.5 ng/mg和1.2 ng/mg,方法回收率均在81%250 ng/mg浓度范围内分别与各自的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L/D-丝氨酸的最低定量限分别为2.5 ng/mg和1.2 ng/mg,方法回收率均在81%89%范围内.本法具有省时快速,灵敏度和选择性高等优点.将此法运用于成年和老年大鼠海马及皮层中L-丝氨酸和D-丝氨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与成年鼠相比,老年鼠海马和皮层中L-丝氨酸的含量基本不变,而D-丝氨酸含量则明显减少,提示D-丝氨酸的变化与正常的衰老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某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缸内流动、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并借助发动机台架试验中获得的油耗、排放及燃烧数据,研究了喷油开始时刻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5 000r.min-1工况,喷油开始时刻为400°曲轴转角是混合气雾化混合的最佳方案,此时混合气分布比较均匀且点火时刻火花塞附近具有较高的湍动能,10%~90%燃烧持续期最短且HC排放较低,从而使其具有最佳的燃油经济性与燃烧稳定性.而2 000r.min-1工况的最佳喷油开始时刻推迟了30°曲轴转角.喷油提前,壁面油膜量增加,混合气当量比下降及火花塞附近较低的湍动能使得燃烧速率降低,因此HC排放、燃油经济性及燃烧稳定性均会变差.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推迟喷油中,由于混合不充分使得点火时刻混合气均匀度下降,从而使发动机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