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28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6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时间交替模数转换器(TIADC)是近几年来实现高速数据采集的重要方法,由于能最大限度提高实时采样速率并便于硬件实现,已经普遍用于商业应用中.本文对时M交替模数转换器的采样时间失配误差产生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一种双通道的基于相位误差估计的梯度的采样时M失配误差的校正方法进行研究和说明,可以看到该自适应算法是鲁棒的,在不同的奈奎斯特区域中都能收敛于最优值.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提高TWA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与秩和检验的T波交替联合检测方法.通过基于高斯核的心电图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来最优提取和对齐T波,提高了T波提取的鲁棒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由于畸变T波引起的TWA误检和漏检.同时,基于非参数方法来定量和定性计算TWA参数,由于无需估计TWA的概率模型,提高了对现实复杂TWA现象检测的鲁棒性.仿真实验表明,测量的幅度与参考的真实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6.标准的TWA数据和实际的心电图数据测试表明,所提出的TW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3.
根据2007年4-7月春夏之交水华高发期间,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和交替变化的跟踪观测结果,对水华的发生和种群变动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浮游植物主要由绿、硅、蓝藻组成.绿藻在细胞密度和物种种类上都占优势.浮游植物优势种在研究期间存在明显的交替现象,水温升高和营养条件的改变是引起物种交替可能的重要原因.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呈明显的先增长后减少趋势,各断面的平均细胞密度从4月初的4.51×105/L升高到5月中旬的106.53x105/L,至7月底回落到14.43×105/L.其中,由于蓝藻水华的暴发,细胞密度的最高峰出现在5月中旬的黄石断面,其值为2.97x107/L.在水华暴发前后,蓝藻中的水华鱼腥藻和水华束丝藻明显取代了绿藻成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04.
将卡尔曼滤波技术与水动力学模型实时洪水预报相结合,提出了"交替校正"方法;分别建立水位与流量的状态方程,进行交替滤波计算,较好地解决了滤波计算中不同类型状态量之间共同校正的问题.对长江干流局部河段的实例验证表明,卡尔曼滤波技术应用于单一河道水动力学模型没有破坏模型的稳定性,局部的校正对全河道具有较好的带动作用,说明卡尔曼滤波技术应用到水动力学模型的实时校正中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5.
在多孔PES基膜上制备了PSS/PDADMAC聚电解质多层膜,并研究其离子截留性能.使用ATR-IR研究聚电解质多层膜在PES基膜上的生长规律,并利用SEM研究聚电解质多层膜的表面形貌.研究表明,所制聚电解质多层膜性能稳定性较好,对不同的盐溶液均具有离子截留性能,但差异显著.如所制[PSS/PDADMAC]5PSS膜对 1 000 mg/L的MgSO4溶液的截留率为91%,对1 000 mg/L的NaCl溶液的截留率为13%,故可应用于水溶液中一、二价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106.
王晨  徐安农  赵富强 《广西科学》2008,15(2):145-147,150
对求解对流-扩散方程初边值问题的第二类Saul’yev非对称格式以及古典显、隐格式进行组合,提出一种新的求解对流-扩散方程的显示交替分组方法,并对新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和数值实验.新方法针对内点为偶数的情况,在节点两端点处用分组格式进行处理,所得解的精度高,稳定性好,容易在并行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107.
关于Logistic模型参数估计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应用Logistic模型进行准确预测中的参数估计问题,研究一种交替迭代算法.Logistic模型参数估计问题是应用该模型进行准确预测的关键,一种交替迭代算法被提出用以估计参数.通过构造误差损失函数,并使之最小,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同时指出应用中观察数据应满足的要求.仿真算例说明该算法较常用的多项式曲线拟合估计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8.
给出了一维Burgers方程的交替分组格式,并得到该方法的无条件稳定性及具有并行性兼顾的结果.能够适合在并行计算系统上使用.文中还进行了并行计算的数值实验.  相似文献   
109.
首先,回顾了基于Ginzburg-Landau泛函松弛的双阱势模型和2种经典的算子分裂算法,并将近年来相场计算问题中的新迭代算法引入问题求解中.然后,通过引入辅助变量建立等价的约束优化问题,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方法设计了子问题具有闭形式解的迭代格式.最后,通过设计大量的二值图像复原实验来评估这类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噪...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干湿交替加速腐蚀实验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实验钢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演化行为.结果表明,在腐蚀初期腐蚀速度随循环周期的增加而增大,在后期随循环周期的增加而降低,耐候钢的腐蚀速度与SPA-H钢相当但低于16Mn钢.在腐蚀初期,细晶粒耐候钢比粗晶粒腐蚀速度快,在后期腐蚀速度基本一致.耐候钢锈层分为内外两层,内锈层致密主要由α-FeOOH和少量γ-Fe2O3组成,晶粒尺寸对腐蚀产物的组成影响不大.16Mn钢锈层主要由α-FeOOH,γ-Fe2O3和Fe3O4组成.在腐蚀后期,Cu的作用使耐候钢的耐腐蚀性能优于16Mn钢.电化学实验表明,腐蚀产物促进阴极过程,抑制阳极过程.细晶粒有利于保护性内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