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1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61篇
系统科学   259篇
丛书文集   183篇
教育与普及   8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5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424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81.
在水一空气两相流实验台上对水平管内由切向喷射方法产生的气一液两相切向旋流的流型进行了细致的观测和分析,发现并定义了水平管内两相旋流的5种流动状态,分析了其流动特点;研究了入口气/水流量、旋流强度以及溢流出口溢流现象等因素对流型变化规律的影响,并与无旋两相流的有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2.
针对国内外井涌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对空气-水、空气-泥浆两相流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垂直环空管流实验架、井眼数据测量与传输遥测系统,以及计算机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获取了大量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空气-水、空气-泥浆两相流的流型图,并利用回归分析的数学方法获取了空气-泥浆两相流泡状流向弹状流过渡的过渡区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3.
两点边值问题的一种高精度差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经典中心差分公式,诉诸差分余项反向修正,本文提出了一种求解两点边值问题的高精度差分方法。该方法仅涉及相邻网格点,具有四阶段精度。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格式较以往的格式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4.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集总参数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无芯网的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简称为TPCT)的传热机理,提出了正常工况下TPCT的集总参数模型,并利用现有的热管内部传热的经验关系式,对TPCT在不同热负荷、不同冷却速率以及不同工质种类条件下的温度分布和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简明可行  相似文献   
85.
根据粒径和流量的不同,管内竖直各上固液两相流动可能会出现四种基本流型,即固定床模式,局部流化模式,充分流模式和水力输送模式,在充分流化模式中,固相存在着明显 向分布不均匀性,通过对轴向分布不均匀性现象的详尽的观察与分析,提出逐层流化-壁面效应机理模型,给出了床体膨胀曲线的测量结果,并指出,稳定化的流量操作范围窄是固液流化床的固有特性。  相似文献   
86.
蓄水两坝间长系列水动力及泥沙淤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上游龙羊峡至李家峡间的贵德-李家峡河段的蜿蜒河道进行了研究,为蓄水两坝间的通航和河床稳定性问题提供可行性分析依据.根据二维水流连续、运动方程、悬沙扩散方程和两相流底沙运动方程,采用加权集中质量剖分方法,建立了蓄水两坝间水动力、泥沙淤积数学模型.提出了泥沙交换和河床粗化计算模拟的物理图案,对长系列水动力和泥沙运动进行了模化处理.通过调试,验证了水尺水位和李家峡建坝前该河段4年的地形演变量.应用李家峡建坝后典型水文年长系列的组合资料,预报了河床经长期冲淤调整后迭到基本平衡需要的时间.介绍了泥沙交换和河床粗化计算模拟的物理图案和长系列河床演变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7.
1问题现阶段∫abf(x)dx两点、三点Gauss-Legendre求积公式只给出了其求积公式而并没有求积余项,其复化公式也同样如此.但有时在计算过程中往往要用到它们的求积余项及其复化公式高阶收敛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计算出它们的求积公式余项,并证明较其他形式复化公式而言复化Gauss-Lege  相似文献   
88.
垂直向上横掠水平管束两相流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小质量流速和流动沸腾条件下,对R134a工质垂直向上横掠水平光滑管束的汽液两相流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的质量流速范围为4~25 kg/(m2.s),质量干度范围为0.02~0.90.通过可视化观察,发现泡状流、块状流和环状流等3种流型.对汽液两相流的压差波动信号的功率谱特征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压差时域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可以客观地鉴别泡状流、块状流和环状流3种主要流型.  相似文献   
89.
给出了两参数指数分布产品截尾样本场合下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损伤失效率模型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和拟矩估计,并通过Monte—Carlo模拟说明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
水平管气液环状流在新型分配器中的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计了一种新型三通型两相分配器,该分配器主管侧壁均匀分布着直径均为3.5mm的8个小孔,主管中的气液混合物通过安装在主管外壁上的环室进入侧支管.通过在空气一水实验台上对水平管气液环状两相流通过该分配器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与传统三通分配器的分配特性不同,该分配器的液相会优先进入侧支管.建立了相分配模型,认为对于环状流,通过管壁小孔的液膜将被小孔捕获,从而进入侧支管.该模型还提出了分配影响区修正系数,实验发现该系数与入口干度成线性关系.预测的气液相分流系数、主管出口与直通管间压力损失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最大误差为7.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