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89篇
  免费   656篇
  国内免费   722篇
系统科学   370篇
丛书文集   991篇
教育与普及   9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3篇
现状及发展   21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9801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16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551篇
  2014年   1040篇
  2013年   990篇
  2012年   1073篇
  2011年   1330篇
  2010年   1251篇
  2009年   1388篇
  2008年   1486篇
  2007年   1348篇
  2006年   1089篇
  2005年   910篇
  2004年   830篇
  2003年   858篇
  2002年   745篇
  2001年   739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442篇
  1997年   433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270篇
  1994年   310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261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207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61.
62.
本文在均匀正交网格划分Yee-FDTD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非均匀正交网格划分算法,它包括网格放大算法和网格加密算法两个方面。这种非均匀网格划分算法的正确性将通过数值计算来验证。  相似文献   
63.
《中国基础科学》2006,8(4):60-61
铂表面的钴原子的单轴磁各向异性可达到每原子9meV,第一原理计算还预测了更大的磁各向异性。而且巨大的单轴磁各向异性可以使自旋状态更稳定,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更有利,也同样会产生自旋反转的过渡态势垒。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刘邦贵与李英设计并使用KMC方法研究了一类典型的、具有巨磁各向异性的纳米磁体在注入自旋极化电流作用下的行为和规律。  相似文献   
64.
有很多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在研究机械波的传播,包括力学、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材料工程学、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和地震学,其数学理论都是弹性动力学的波动方程,但处理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无疑将推动波动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5.
66.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学校实际,提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探讨该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及其优化。  相似文献   
67.
作用自己研制的超声波扫描检测系统对高硅氧复合材料试块进行了多次检测,取得了该材料的一些声学特征值,为继续深入的研究高硅氧复合材料性能提供了一些可靠依据;同时也检测出了该材料中的缺陷、隐患和局部密度不均匀.从缺陷成像轮廓的清晰度看,超声C扫描可以定量检测出高硅氧复合材料中的许多缺陷.  相似文献   
68.
OFDM系统中的峰值平均包络功率比上下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OFDM系统中的峰值平均包络功率比(PMEPR)的上下界进行了推导.推导结果表明,PMEPR的上界仅和数据序列的非周期自相关函数有关,这对于迅速去除PMEPR超过给定门限的数据序列是非常有用的.从推导的PMEPR下界看,只有当子载波数N很少时,它才会随N变化较大.针对一个16子载波的BPSK OFDM系统,本文借助于PMEPR的上界还对一种降低PMEPR的选择性映射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所有可能信息序列的PMEPR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最大PMEPR约为6.5dB,比最坏情况下的PMEPR减少了5.5dB.  相似文献   
69.
制备介孔复合环境材料的酸洗刻蚀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索了一种制备介孔复合环境材料的方法--破坏式造孔与有机复合相结合,使最终产品可大量吸附污染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并具有一定的杀菌功能.该方法通过酸洗刻蚀,达到了去除原材料中的杂质和刻蚀孔径的目的,所制备的中间产品24h吸湿率为原材料的2倍,染料吸附量为原材料的1.6倍.  相似文献   
70.
以棕榈油为原料合成增塑剂ZS-301,对棕榈油品质(以熔点计),氢氧化钠用量,氯化锌用量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选择熔点为48℃~51℃的棕榈油.氢氧化钠的用量16份,氯化锌用量15份(以棕榈油重量为100份计)。在最佳条件下所制得的10批样品均符合国外Pirelli公司同类产品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