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77篇
  免费   703篇
  国内免费   965篇
系统科学   1025篇
丛书文集   587篇
教育与普及   47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3篇
现状及发展   212篇
综合类   21845篇
  2024年   231篇
  2023年   748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708篇
  2020年   626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499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778篇
  2014年   1256篇
  2013年   1171篇
  2012年   1372篇
  2011年   1355篇
  2010年   1200篇
  2009年   1379篇
  2008年   1430篇
  2007年   1269篇
  2006年   980篇
  2005年   886篇
  2004年   780篇
  2003年   702篇
  2002年   685篇
  2001年   655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482篇
  1998年   401篇
  1997年   358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矿山开采、交通运输、水利和国防等建设工程中所遇到的边坡问题越来越多,这些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对边坡稳定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2.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开采正经历着一个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深部矿井逐渐增多。影响巷道稳定性的因素也随着增加,深部巷道支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数值模拟研究为基础,通过RFPA软件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巷道支护的特点,得出了深部巷道支护的有效方法,提出了深井巷道矿压的控制应该着重考虑巷道的优化布置和改善巷道的支护形式,充分发挥以锚杆为主体的新型支护以及锚喷、锚索、锚网等联合支护形式。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屈服准则对差厚铝合金拼焊板拉深成形数值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采用Mises、Hill二次和Barlat三参数屈服准则对差厚铝合金拼焊板拉深成形方盒件进行有限元模拟,比较了不同屈服准则和不同压边力下零件的成形特点和应变分布,焊缝的移动规律和焊缝附近金属变形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屈服准则对成形趋势预测一致,法兰面上焊缝向拼焊板的薄侧流动,而在型腔部位焊缝向厚侧移动;不同压边力对差厚板的成形质量影响较大,对焊缝移动影响较小。不同准则预测结果仍有明显差异,Mises准则下对成形性能预测最危险,而焊缝附近薄侧板料的减薄率Mises准则模拟结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直流大功率模拟电阻的原理,分析了直流大功率模拟电阻在计量中的运用,提出了使用9920匝比测量仪器时的接线方法。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建立纱线捻回的随机矩阵模型,给出了花色线的模拟算法和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创新教育模式下的模拟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模式是一种适应性的教育模式.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创新并不是"闭门造车",它离不开实践活动.应将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各种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全面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09.
针对临近空间单粒子效应进行了数值模型仿真和特征尺寸为0.1 μm的反相器电路的脉冲注入模拟研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器件临界电荷随着工作电压的降低而减小,敏感横截面随着临界电荷的降低而逐渐增大。临近空间微电子器件的单粒子翻转概率随敏感横截面增大而上升,但其又随临近空间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此外,利用SPICE软件脉冲注入模拟观察到了反相器电路的单粒子翻转现象。所得结论有助于深入研究临近空间的单粒子效应并为器件抗辐射加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方案,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组成、模块功能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了该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