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L-抗坏血酸-2-磷酸-6-棕榈酸酯的物化性质、合成及其抗氧化性及其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溶剂提取法、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十雄角果木(Ceriops decandra)树皮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单体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丁香树脂酚 (1),(-)-松脂酚 (2),β-谷甾醇 (3),豆甾醇 (4),棕榈酸 (5)和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 (6).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棕榈苗期生长遗传变异规律,筛选出苗期速生且遗传品质优良的棕榈家系,为棕榈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72个棕榈半同胞家系的1.5年生幼苗为材料,观测其苗高、地径、干质量、鲜质量、条形叶和掌状叶数6个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以聚类分析法与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相结合筛选优良家系,并配合单株选择,筛选优良单株。【结果】棕榈苗期生长性状表型变异丰富且在各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01),家系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842~0.961,均表现为较高强度遗传;从中选出7个优良家系,中选家系的地径、干质量、掌状叶数的现实增益分别增加了18.03%、33.50%、26.77%,其遗传增益分别为16.28%、29.38%、22.51%。从7个优良家系中筛选出32株优良单株,其地径、干质量、掌状叶数的遗传增益分别增加了42.72%、97.86%、59.82%,其现实增益分别增加了60.77%、139.20%、85.09%,选择效果显著。【结论】棕榈幼苗在家系间具有很大的选育潜力,开展其早期选择研究,能为棕榈良种选育提供参考,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可为棕榈遗传改良及后续研究工作提供极佳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超细固体超强酸SO2-4/ZrO2,采用XRD、SEM、IR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以超细固体超强酸SO2-4/ZrO2为催化剂,棕榈酸与乙醇为原料合成棕榈酸乙酯.探讨了不同催化剂类型、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固体酸相比,超细固体超强酸SO2-4/ZrO2对于棕榈酸乙酯的合成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棕榈酸):n(乙醇)=4:1,催化剂用量0.8 g,反应3 h.在此条件下,棕榈酸的收率可达70.3%.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了4和-4℃贮藏对鲜枸杞类胡萝卜素水平、类胡萝卜素合成、存储、降解相关基因以及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4℃贮藏的枸杞果实中β-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和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含量显著高于4℃,贮藏末期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含量比4℃贮藏高42.14%.枸杞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合成、存储和降解相关基因普遍上调表达,特别是类胡萝卜素裂解酶基因LbCCD4在贮藏过程中表达量升高超过70倍. 4℃贮藏枸杞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表达显著高于–4℃,但是存储蛋白基因LbHSP21、LbOR2表达极显著低于–4℃,降解酶基因LbNCED6、LbCCD1、LbCCD4则极显著高于–4℃,可能是导致其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于–4℃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 4℃贮藏上调脯氨酸合成相关的LbOAT表达、维持脯氨酸降解相关的LbProDH在较低水平,从而有利于脯氨酸的积累.上述结果说明,–4℃贮藏更有利于枸杞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保持较好的营养品质,并延缓果实衰老劣变.  相似文献   
16.
以硅胶G+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6mol/L硼酸为色谱条件,采用均匀设计法选择最佳的溶剂系统来分离柠檬酸甘油单、二棕榈酸酯。结果表明,当溶剂的组成及比为三氯甲烷:丙酮:乙酸=85:15:1时分离较为理想,与柠檬酸甘油单、二棕榈酸酯电喷雾质谱(ESI-MS)分析得到的组分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地域环境与乌桕种子油脂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国11个省的21个市(县)74份乌桕种子样品的油脂成分含量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1)皮油中棕榈酸含量与纬度呈负相关,而皮油中油酸含量与纬度呈正机关;(2)皮油含量与经度呈正相关;(3)皮油含量、皮油中棕榈酸含量与年积温呈正相关,皮油中油酸含量与年积温呈负相关;(4)皮油含量、皮油中棕榈酸含量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皮油中油酸含量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母乳是公认的婴幼儿生命初期最理想的食物,能够提供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面营养成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逐渐意识到母乳脂肪中棕榈酸特异性的酯化位置(约70%的棕榈酸酯化在甘油三酯的Sn-2位)对婴幼儿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母乳为黄金标准,通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Sn-2棕榈酸酯的比例进行调整,可明显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营养和生理功能。介绍了Sn-2棕榈酸酯对促进婴幼儿体内脂肪酸和矿物类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骨骼生长速度及骨矿物质含量及密度,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减少婴儿啼哭,促进大脑发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野棕榈》是福克纳的另类之作,本文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入手,分析三个人物所选择的不同存在方式,以此窥探福克纳对于生命个体存在意义的哲思。  相似文献   
20.
用目视变温法研究了萘-月桂酸,萘-肉豆蔻酸,萘-棕榈酸二元系的固液平衡,三个二元系均为低共熔型,低共熔点分别为:35度,77.1%(wt)月桂酸,44度,73.9%(wt)肉豆蔻酸,52度 ,67.9%(wt)棕榈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