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92.
研究造成速生桉落叶的种类、成因与其主要形状特点,从落叶判别引起植株生长不利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确保林木的正常生长,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为了提高硫酸特布他林的反应收率和产品质量,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以3,5-二苄氧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依次经过溴代反应、烷基化反应、羰基还原、催化加氢脱苄得到硫酸特布他林,对反应的条件和参数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结果表明:溴代反应中,采用四丁基三溴化铵来代替液溴和溴化铜作为溴代试剂,以四氢呋喃和甲醇为溶剂,n(3,5-二苄氧基苯乙酮)∶n(四丁基三溴化铵)=1∶1.3时,反应时间减少至6 h,收率达到99.1%;缩合反应中,用苄基叔丁胺代替叔丁胺,n(3,5-二苄氧基-α-溴代苯乙酮)∶n(苄基叔丁胺)=1∶3,反应收率达到69.9%;催化加氢脱苄基反应中,以甲醇为溶剂、Raney Ni用量为15%、压力为1.0 MPa、温度为40℃时,收率达到90.2%。在此优化条件下,反应总收率为62.4%,产品纯度达到99.90%(HPLC法),单杂均小于0.1%,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和~(13)C-NMR得以确证。改进后的合成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品收率高,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不同剂料比、炭化温度、升温速率以及炭化停留时间对制备速生桉树皮基活性炭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借助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方法对活性炭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并考察了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剂料比和升温速率对速生桉树皮基活性炭碘吸附值影响显著,通过二次多项模型得出最优工艺条件为:剂料比0.861,温度为713.791℃,升温速率为30℃/min,炭化停留时间为30 min,制备得到的最优活性炭样品(C-Y)的碘吸附值为1 225 mg/g,比表面积为611.373 m~2/g,孔体积为0.537 9 cm~3/g,平均孔径为3.52 nm。当环丙沙星初始浓度为200 mg/L,吸附平衡时间为24 h,C-Y对环丙沙星的吸附量达到122.5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遵循拟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5.
为综合利用巨尾桉果实,考察巨尾桉果实的挥发油和脂肪酸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巨尾桉新鲜果实和干果实挥发油,利用溶剂法分别提取巨尾桉鲜果实和干果实的脂肪酸,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和脂肪酸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新鲜果实挥发油得率为2.28‰(以鲜重计),主要成分有乙酸松油酯24.97%、α-松油醇24.95%、异龙脑12.89%、葑醇4.57%、桉叶醇3.85%和蓝桉醇2.97%等;干果挥发油得率为5.96%。主要成分有桉叶油醇43.05%、(1R)-(+)-α蒎烯21.12%、乙酸松油酯12.71%、α-松油醇6.12%和莰烯3.38%。鲜果中油脂得率为1.75%,脂肪酸组成为反-9-十八碳烯酸29.01%、棕榈酸23.0%、花生酸8.78%、硬脂酸6.56%和肉豆蔻酸5.17%。干果中油脂得率为5.0%,脂肪酸组成为反-9-十八碳烯酸39.36%、棕榈酸19.01%、硬脂酸8.62%、花生酸6.51%。挥发油中的α-松油醇和乙酸松油酯是高价值香料成分,脂肪酸是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96.
97.
无样地法在山东杂木林群落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与样方法(500m ̄2)实测结果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无样地法的中心点四分法在山东落叶阔叶木林群落调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中心点四分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又省时省力,适用山东落叶阔叶杂木林,并利用种——点数曲线确定山东落叶阔叶杂木林的最小点数为10个。  相似文献   
98.
经试种基地实际种植所获数据分析表明,重庆文理学院在“速丰桉引种选育及隆育苗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克降出优质“速丰桉”并试种成功。  相似文献   
99.
《华东科技》2003,(1):98-98
有机外绝缘是输变电设备外绝缘发展的趋势,合成绝缘子作为有机外绝缘的典型代表,如今发展迅猛。我国合成绝缘子的用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目前约有100万支35-500kV的合成绝缘子运行在我国电网中。  相似文献   
100.
择伐林经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