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系统科学   71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9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237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利用1990—2020年福建省及各地市茶叶生产数据,运用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模型(LMDI)、重心模型、灰色关联法等方法,实证分析福建省茶叶生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福建省茶叶生产发展较快,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并初步形成了以南平市、宁德市和泉州市3个地级市为主产区,以三明市、龙岩市、漳州市和福州市为次要产区的模式;(2)种植面积增长是总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并贡献了总产量增长的261.33 kt,单产仅贡献了141.87 kt;(3)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经历了3个阶段,重心迁移方向为东北—西南—东北,迁移速度经历了慢—快—慢3个模式;(4)福建省茶叶总产量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茶叶种植面积、单产、农用机械总动力等关联度较高,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关联度较低,说明福建省茶叶种植已经更加注重绿色高效地生产.优化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等可促进福建省茶叶种植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2.
【目的】通过研究基于多个相关领域知识体系和知识图谱,融合区块链技术理念,分析离散知识元素,可视化知识关系,进而区块化知识元素和链化知识关系,完成已有知识体系的解构和区块链化,并赋予和强化其泛化能力。【方法】结合人工智能不确定性理念和TRIZ等技术方法,将泛化能力更强的知识体系与新领域边界条件、场景特征和需求要素等深度动态融合,进而使原知识体系转化为新领域的知识要素和关系,并判断其转化效果,进行反馈和迭代,最终完成新领域知识体系构建。【结果】通过对原知识体系的解构、重塑、泛化和强化,与新领域需求相结合,跨领域知识体系迁移(解构、重构),构建适应新领域的知识体系,最终形成具有极其显著特征和广阔延展前景的网状结构的呼应设计(networkechodesign,简称NED或称蛙鸣设计)范式。【结论】为区块链技术在实体产业中的应用找到突破口,进而促进形成新的产业区块链思维,是一种能深度动态融合、有效互助互联多种前沿技术的开源的突破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73.
通过总结近年来有关水动力作用对河流中泥沙吸附/释放重金属、磷等污染物影响研究成果,分析了水流紊动强度和流速对污染物在河流水沙两相中分配的影响规律。当水流紊动强度较低时,泥沙主要以床沙形式存在,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释放速率和强度较低;随着紊动强度增大,水沙界面切应力随之增大并促使泥沙悬浮,污染物与悬浮泥沙颗粒接触面积增大,使得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释放速率和强度显著增加。流速对污染物在水沙两相间分配的影响较为复杂。泥沙静止时,流速的增大会减小边界层厚度,增大水体溶解氧含量、氧化还原电位等参数,并使污染物在水体里的扩散由分子扩散转变为以紊动扩散为主,增强污染物在水-沙界面的交换通量,对污染物在水沙两相间的分配产生影响;随着流速进一步增大,床沙逐渐起动、悬浮,此时除上述因素外,泥沙运动状态、悬浮颗粒间碰撞强度、悬浮物的絮凝等均会对泥沙吸附/释放污染物产生影响,由于影响因素较多,作用机制复杂,目前关于泥沙运动对污染物在水沙两相间分配的影响所得结论仍存在分歧。相应的机理研究及数学模型的建立均做了较大简化。综观当前的研究成果,水沙运动及其化学生物过程等对污染物在河流水沙两相中的分配作用机理和耗氧有机物、有毒有机物等污染物与泥沙的作用机理是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4.
在深入研究图像风格迁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图形处理器性能受限情况下,卡通(cartoon)图像风格迁移训练的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利用视觉几何组(visual geometry group,VGG)网络提取图片先验信息,实现学习过程的加速;裁剪cartoonGAN模型,在保证效果的基础上,使得低性能计算条件下的网络收敛成为可能;设计合理的损失函数,保证整体风格化效果.基于tensorflow 2.0构建试验平台,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可发现,该方法的迁移效果好,稳定性强,且收敛时间短.对算法的参数和初始化方法给出了相关讨论,并提出了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5.
76.
正"大数据"理论和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美国罗特格斯州立大学熊辉等组织的"大数据"专题刊登了3篇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专题围绕着与大数据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热点问题,从3个方面介绍了这个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1)微博生态系统的大数据建模和分析;(2)不确定数据对象的孤立点检测算法的研究;(3)遗留系统的云迁移理论和技术。专题中,北京理工大学的张华平等以新浪  相似文献   
77.
观察BK通道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上的功能及数量发生变化时,对VSMC迁移速度的影响。用脂质体转染法使BK通道在VSMC上过表达,或用BK通道特异性阻断剂IBTX(iberiotoxin)阻断VSMC上BK通道的功能,在这两种情形下,观察VSMC迁移速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过表达BK通道于VSMC,与正常对照相比,其迁移速度明显减慢;反之,当BK通道功能被特异性阻断剂IBTX阻断后,VSMC的迁移速度明显加快。最后认为BK通道的表达水平与VSMC的迁移速度呈负相关,过表达BK通道抑制VSMC的迁移。  相似文献   
78.
地理知识是对生活、对今后终身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应给予高度重视。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最佳阶段,而知识迁移又是获得知识、灵活运用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影响初中地理学科内知识迁移的两大因素(即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的基础上的分析了教师对学生的地理学科知识迁移能力进行"有意识"培养的四大策略,即充分分析学情,合理安排教学,明晰、比较、强化内容特点,培养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79.
80.
商琳琳 《科技信息》2009,(8):129-130
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主要就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体系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了细致阐述,指出了这些差异的表现,并分析了导致差异的原因。以期帮助中国学生加深对英语语言的了解,增强英语语感,进而促进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