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66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22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61.
大孔道是疏松砂岩油藏长期注水冲刷形成的次生高渗条带,极易造成注水低效循环。大孔道的形成严重影响了油田可采油的动用程度,而且增加了开发成本。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孔道的识别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以胡12块油田为例,通过对大孔道在吸水剖面、电性、静态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进而分析了大孔道的形成机制。胡12块油田大孔道的形成受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程演化度控制。成分成熟度高,填隙物含量少,碳酸盐胶结物少,成岩演化程度低,压实作用中等-弱的储层在后期长时间大规模注水加剧了大孔道的形成发育,是形成大孔道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62.
针对油田注水井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制开发了测试生产中所需的各种技术工具,解决了生产中难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63.
针对甘谷驿油田长6段低孔低渗储层,结合区域沉积及地质资料,充分利用岩石薄片分析、压汞及扫描电镜分析,系统研究了该储层孔隙发育类型及特征、孔隙结构划分及孔隙演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长6段储层岩性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度约10%,渗透率在(0.1~2.0)×10~(-3)μm~2,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其次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胶结物溶孔,局部发育微裂隙及晶间孔隙,总面孔率在5%左右。另外,依据孔隙结构参数及J函数法,将孔隙结构划分为4种类型。孔隙的发育特征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压实压溶作用、胶结充填作用、溶蚀作用对后期的孔隙演化均有重要作用,早期的成岩阶段以压实及胶结作用为主,形成原生残余粒间孔隙,而在成岩阶段后期,次生孔隙发育,形成2种类型次生孔隙,即浊沸石溶蚀孔以及绿泥石、水云母溶蚀形成的溶蚀孔。  相似文献   
964.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板式桥梁空心板桥的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介绍,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桥梁建设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65.
该文以南海东部陆丰油田FSOU单点系泊系统升级改造及移位项目为例,介绍了陆丰油田群为适应油田滚动开发需求,适时对油田布局进行调整。该措施不仅解决了新油田对老油田老设施的依赖,提高了整个油田生产安全保障性,也减少油田间油液长途输送的能耗。同时,通过对输送通道的扩容,解决了原有输送通道输送能力不足的问题,破解了依托老油田滚动开发的制约瓶颈。  相似文献   
966.
石油资源的开发为国家经济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土壤环境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污染负荷,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是世界性环境问题之一。选择有效的植物对石油开采过程中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成为了国内外科研的热点。  相似文献   
967.
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流程中,首先要做的是规模适应性的分析,然后才能决定方式方法以及建设思路。完善的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流程能够保证安全平稳的生产,能够努力提高油田开发的综合效益,坚持"地上、地下"一体化优化,坚持总体布局优化,坚持工艺优化和简化,使得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有所降低,同时,使得油田工程建设达到标准化,实现适时、高效、模块化的建站模式。在考虑减员增效的问题上,可以加强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在建设流程中,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益,降低地面工程建设投资,维持油田地面设施的平稳运行就要有效坚持配制系统地面工艺的优化和简化,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建设油田地面工程的标准化,完善流程思路。  相似文献   
968.
本文针对油田采油管柱技术的概述、油田采油管柱技术的现状分析以及油田采油管柱技术的应用情况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油田采油管柱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69.
目前,国内常规油田开发已经进入中后期,油田产油量在逐渐衰减,需要特殊油田的产油增量弥补常规油田。因此,对一些特殊油田开发的研究重要性突显(其中稠油油田、低渗透砂岩油田和凝析油气藏尤其重要)。根据石油行业对石油工程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要求,开设特殊油田开发课程,为学生参加油田开发工作奠定基础。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教材和参考书作为指导,笔者仅依据前辈总结、经过教研室讨论,制订教学大纲,在此将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经验和思考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70.
李园园 《科技资讯》2014,(6):105-106
目前中国东部断陷盆地普遍已经进入了开发后期,综合含水率达80%以上,措施挖潜的难度越来越大,本文通过深化认识永安镇油田永3断块油藏基本特征以及剩余油分布情况,对其进行动态分析。通过对低效井实施堵炮眼补孔改层,转注水井,实施水井注聚调驱试验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断块的注采井网,协调注采关系,改善开发状况,提高储量动用程度。针对目前开发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调整原则并制定相应的调整意见及下步措施,以期对断块今后的稳定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