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1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0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采用ZIP模型、幂函数模型及三阶感应电动机等几种有代表性的负荷模型,并改变其参数,以湘中北负荷中心为研究对象,对湖南电网进行暂态稳定仿真计算,探讨了不同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考虑各种负荷模型之间的机理联系,保证了比较对象的整体一致性和可比性。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三阶感应电动机模型且同步电抗为0.295时,湖南电网的暂态稳定极限切除时间明显短于其他模型或参数配置的情况。本文将不同负荷模型采用自定义的形式接入PSASP(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对湖南电网暂态问题进行系统范围内的大型仿真计算,且得到了明确的比较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2.
DSP和小波理论对暂态行波信号奇异性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以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为运行平台的奇异性检测系统,该系统以DSP芯片TMS320F2812为中央处理器,采用三次B-样条小波对电力系统暂态行波信号进行奇异性检测.给出了硬、软件系统结构框图,小波算法,实验结果与结论.  相似文献   
963.
基于TMS320F2812的电力系统暂态小波分析仪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电力暂态小波分析仪,基于高速的DSP处理芯片TMS320F2812设计了系统硬件结构,并给出了前置机的程序流程图和后台机的软件构成框图.阐述了该仪器基于小波分析及其后处理理论对电力系统暂态信号所作的处理,它可应用于电力系统领域的故障选线、故障测距以及电能质量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964.
提出了一种求解n维Klein-Gordon方程精确解的方法,即先将该方程变换为等价的非线性方程,再利用齐次平衡原则及F-展开法的思想求出其行波解,从而可得方程含有参数的一些精确解。  相似文献   
965.
通过引入一种解的形式讨论了双曲型Fisher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得到该方程的新的行波解及行波波速.这个方程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动力学和数学生物学.  相似文献   
966.
对行波超声电机的控制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等效动态振动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其激励电学参量对定子振动的影响。利用日本新生株式会社USR60行波超声电机的实验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比较和实用性验证,从而为有效的高性能超声电机控制提供必要的模型参考根据。  相似文献   
967.
运用行波法和双曲正切法以及适当的变量代换,求出了广义kdv方程的孤子解。  相似文献   
968.
一定条件下两驻波可叠加为行波。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数学分析和C语言编程的计算机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969.
本文对球面型超声波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基本方程式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 ,对所采用的行波型超声波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定位进行了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0.
为准确评价工作状态下索的健康状况,分析了索受扰动后的行波响应,提出了行波损伤识别法。该方法通过测量索上一点的响应,确定索损伤段行波相速度的变化以及行波在损伤界面处的反射、透射系数,并据此得到索的损伤位置、损伤程度和损伤段长度。给出了以行波法识别索结构损伤的仿真算例,并与模态参数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行波法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适合于索结构损伤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