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5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张也  黄宝春  赵千 《科学通报》2019,64(21):2225-2244
白垩纪期间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与印度克拉通之间的构造关系,是正确认识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简称印欧碰撞)模式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特提斯喜马拉雅东部浪卡子县工布学乡下白垩统桑秀组岩石的系统古地磁学和年代学研究,结合早白垩世冈瓦纳大陆的重建和印度板块白垩纪的运动轨迹,在对比分析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早白垩世以来古地磁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印欧初始碰撞前存在一个刚性/准刚性的大印度板块,印欧碰撞仍为经典的陆陆碰撞.首先,对采样剖面顶部砂岩和底部安山岩的U-Pb锆石年代学研究限定了桑秀组火山岩的喷发年龄为早白垩世的~134 Ma.其次,岩石磁学研究表明携带高温(高场)特征剩磁分量的主要磁性载体为磁铁矿和钛磁铁矿;进一步古地磁测试分析在采样剖面褶皱两翼共23个采点中获得了可靠的特征剩磁组分,经相邻熔岩流古地磁方向去重检验后的特征剩磁平均方向和对应古地磁极位置分别为D*/I*=308.7°/-57.6°, k=29.5,α95=8.5°(N=11)和6.3°N,308.6°E(A95=9.1°).特征剩磁分量在99%置信水平上通过了褶皱检验和地球磁场长期变模型的检验,指示其为早白垩世末期区域褶皱形成之前获得的剩磁组分,并有效地平均掉了古地球磁场的长期变化.因此,该特征剩磁组分很可能代表了桑秀组火山岩形成时获得的原生剩磁.结果表明,早白垩世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的观测古纬度和古磁偏角与由同时期印度板块古地磁参考极计算获得的期望古纬度和古磁偏角完全一致,指示藏南桑秀组火山岩形成时期特提斯喜马拉雅与印度克拉通之间具有刚性/准刚性板块的特征.  相似文献   
772.
陈能松 《科学通报》2000,45(21):2337-2342
对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南部东昆仑山区一带侵入于元古界苦海岩群的变形变质闪长岩体同时进行了锆石U-Pb和角闪石40Ar-39Ar年代学研究. 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46.5 ± 9.1) Ma; 角闪石Ar坪年龄为(488.0 ± 1.2) Ma, 等时线年龄为(488.9 ± 5.6) Ma, K-Ar年龄为(462.8 ± 8.8) Ma. 角闪石的K-Ar年龄和良好的40Ar-39Ar坪年龄及等时线年龄显著高于锆石的U-Pb年龄, 可能为含过剩Ar的结果, 不代表岩石的变形变质年代. 锆石的U-Pb年龄可代表岩体的侵入年代, 表明从格尔木经诺木洪到本区香日德以南的东昆仑构造带存在一条早古生代岩浆岩带.  相似文献   
773.
反鸟的新发现与早期鸟类的辐射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张福成  周忠和  侯连海  顾罡 《科学通报》2000,45(24):2650-2657
报道产于辽宁省朝阳地区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一新反鸟化石(Longipteryx chaoyangensis sp.nov.).根据该反鸟的肋骨具有钩突、前肢较后肢长、嘴长和第4Zhi骨等不同于其他已知反鸟的特征,建立一新属种,推测:(1)该鸟具有类似于现代鸟类的稳固的胸廓,供发达的肌肉附着和具有发达的主动呼吸功能;(2)翼发达,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3)嘴长,适应水中捕食;(4)后肢的4个Zhi骨滑车  相似文献   
774.
北京早白垩世昼蜓稚虫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迪颖  林启彬 《科学通报》2001,46(3):235-240
在北京西南下白垩统发现数以百计的巴依萨昼蜒(Hemeroscopus baissicus)稚虫化石,使这类近来在国际上争议很大的化石形态得到确诊,研究认为应划归蜻总科(Libelluloidea),而且与现代的蜻科(Libellulidae)稚虫存在密切的演化联系,虽然本层位大量出现的昼蜒成虫翅膀以往被认为主要呈现蜒总科(Aeschnoidea)特征,但不应片面地以形态学对比而割裂它与这类稚虫化石的关系,二者的对应关系是可靠的,这里可能揭示了蜻科(Libellulidae)的祖先亲缘类型的早期演化,京西昼蜒化石是划分热河昆虫群与卢尚坟昆虫群的最基本类型,有着十分重要的地层学意义。  相似文献   
775.
白云鄂博超大型REE-Fe-Nb矿床基底杂岩的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王凯怡  范宏瑞  谢奕汉  李惠民 《科学通报》2001,46(16):1390-1393
对白云鄂博REE-Fe-Nb矿床矿区基底杂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测定,3个不同岩性样品的锆石测定数据点拟合直线与谐和线的上交点年龄为1948-1917Ma,表明白云鄂博矿区基底岩石为早元古代。这些基底岩石并未构成某一特定沉积环境中的连续地层剖面,而岩性包括了英云闪长岩和正长岩以及少量副片麻岩等岩石,建议用白去鄂博早元古代基底杂岩代替原先的“群”。  相似文献   
776.
777.
比较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的混合芽内多胺的含量及花粉活力,分析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的丰产潜力,为核桃丰产机理研究作参考.以‘豫丰’‘香玲’‘彼特罗’‘辽宁1号’4个早实核桃品种的混合芽和花粉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二级质谱法(HPLC-MS/MS)测定4个早实核桃品种的混合芽内多胺含量,MTT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8—10月份‘豫丰’混合芽内的总多胺平均值为4 380.83 ng/g,精胺平均值为73.57 ng/g,亚精胺平均值为42.46 ng/g,腐胺平均值为4 264.80 ng/g,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早实核桃品种.‘豫丰’的花粉活力在常温和4℃下较其他品种均表现显著.在4个早实核桃品种中‘豫丰’的混合芽内多胺含量及花粉活力均高于其他品种,丰产潜力高.  相似文献   
778.
针对城市管网基槽开挖产生大量渣土难以处理、基槽回填缺乏良质回填土的问题,提出了将渣土改良为流动化回填土原位使用的技术并进行了示范工程应用.通过室内测量流动性和强度得出:流动性随着用水量增加显著增加,强度随着固化材料掺量和养护龄期增加而增加.水固比和灰砂比可以作为流动化回填土配比指标参数,当水固比为0.63、灰砂比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