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6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21.
以CMC/AM/DMOAAB为原料合成了两类接枝共聚物CAD和CD.研究比较了AM含量、DMOAAB含量、温度和NaCl浓度对共聚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NaCl浓度下AM和DMOAAB含量越低,共聚物溶液粘度越大.温度提高,则共聚物溶液粘度降低.随NaCl浓度的提高,共聚物溶液粘度先急剧减小后有所回升.CMC的耐盐增粘性能最好,在饱和NaCl溶液中仍具有很高的粘度值,但其抗酸碱增粘性能还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2.
两亲性接枝聚天冬氨酸的合成与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利用酸催化聚合合成聚琥珀酰亚胺,再经与端氨基聚醚(商品名 Jeffamine)反应及苄胺氨解破环,得到新型接枝聚天冬氨酸.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最终产物作了表征.结果表明,亲水与疏水基团成功接枝到聚天冬氨酸主链上,得到两亲性接枝聚天冬氨酸.研究了该两亲性聚合物胶束在37℃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降解性能,表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23.
介绍杨木粉接枝β-环糊精(β-CD)的制备方法,采用柠檬酸(CA)为交联剂,将杨木粉接枝到β-环糊精上.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物配合比、对木粉的不同处理方法等因素对该接枝反应的影响.木粉-β-环糊精合成的最佳条件为:首先合成柠檬酸-β-环糊精,然后在这个反应体系中,控制木粉与柠檬酸-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9,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5h,木粉-β-环糊精中β-环糊精的含量最高,为19.37μmol·g-1.  相似文献   
124.
以第2代聚酰胺胺(G2-PAMAM)树形分子为基体,通过二茂铁甲醛与G2-PAMAM端氨基之间的还原氨化反应,完成了对G2-PAMAM的二茂铁端基修饰,合成了末端含二茂铁基团的聚酰胺胺树形分子(G2-PAMAM-Fc).用热重分析(TG-DTG)、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2种物质的玻璃化转化温度(Tg)和热行为...  相似文献   
125.
本文针对我国沿海沿海油库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废弃的木屑为原料经过一定的预处理,利用接枝共聚原理以无水硫酸亚铁为引发剂制备一种新型吸油材料来替代传统的活性炭,从而更高效、更经济地处理沿海油污水。  相似文献   
126.
本工作研究了末端为甲基丙烯酸酯型的聚环氧乙烷(PEO)大分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溶液自由基共聚反应.结果表明,大单体的接枝效率及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与大单体的投料量及分子量、引发剂的含量、溶剂用量、共聚反应温度及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27.
研究了刷状共聚物聚L-赖氨酸接枝聚乙二醇水润滑添加剂在Si3N4陶瓷表面的吸附特性及其在不同速度、不同应用载荷条件下的润滑特性。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椭圆偏光仪研究其吸附特性。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定不同速度、不同应用载荷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分析其润滑特性。在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Si3N4陶瓷表面磨痕形貌。结果表明,聚L-赖氨酸接枝聚乙二醇共聚物添加剂能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刷状吸附膜,在高速、低速和不同应用载荷条件下,都能明显减小摩擦副表面的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128.
氯化聚乙烯接枝水溶性单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胀悬浮接枝共聚法,将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接枝到疏水性氯化聚乙烯(CPE)大分子链上,合成双亲性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实验法探讨了反应条件(膨胀剂、单体、引发剂和分散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分散介质用量)对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规律,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作分散介质,乙酸乙醋作膨胀剂的溶胀悬浮接枝体第。在回流温度和一定搅拌速度下,可实现CPE接枝水溶性单体AA、AM且接枝(效)率较高。最佳反应条件分别为:CPE-g-AA接枝体系:CPE/AA/BPO/EA/H2O=2/2/0.65/5/50(g/g/g/mL/mL),反应温度80℃;CPE-g-AM接枝体系:CPE/AM/BPO/EA/H2O=2/2/0.07/8/50(g/g/g/mL/mL),反应温度72℃。反应时间均为3h。  相似文献   
129.
利用大分子单体法合成了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测定了各反应条件下乙烯基单体的转化速率和最终产品中微粒大小 .发现聚合反应的动力学规律 ,与以小分子物质为反应介质的分散聚合基本一致 .大分子单体用量、搅拌速率和反应温度均影响乙烯基单体转化速率和微粒大小 .  相似文献   
130.
紫外辐照在PET膜表面接枝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材料的表面性能是影响材料血液相容性的重要原因,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对提高其血上容性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材料表面内皮细胞化是提高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最为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