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35篇
  免费   671篇
  国内免费   1649篇
系统科学   1529篇
丛书文集   1372篇
教育与普及   20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篇
现状及发展   115篇
综合类   2220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501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453篇
  2015年   662篇
  2014年   1088篇
  2013年   1013篇
  2012年   1179篇
  2011年   1283篇
  2010年   1249篇
  2009年   1391篇
  2008年   1528篇
  2007年   1381篇
  2006年   1190篇
  2005年   1016篇
  2004年   1068篇
  2003年   948篇
  2002年   886篇
  2001年   868篇
  2000年   696篇
  1999年   623篇
  1998年   525篇
  1997年   518篇
  1996年   511篇
  1995年   460篇
  1994年   417篇
  1993年   347篇
  1992年   338篇
  1991年   282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208篇
  1988年   150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92.
基于两个矩阵方程,讨论了矩阵的一种快速求逆算法。在考虑矩阵的对称性,稀疏怀及减缩部分逆阵元素后,推导出逆阵块元素B11^-,B12^- 和B12^-的计算公式并给出算法程序实现方案与算例,是一种大幅减少计算机存贮量与计算次数的快速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93.
多变量系统最小能量终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义逆矩阵的理论和Bellman最优性原理为基础,给出了MIMO系统的状态反馈型的闭型解,对最优终端控制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详细研究,且通过具有零初始状态的线性定常系统的研究,导出了终端控制误差和控制能量与控制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
平面特征物的形状指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正伟 《科学通报》1991,36(15):1185-1185
定量描述特征物的形状是形态定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体视学,文献[1]中已有一些定量描述平面特征物的形状指数(SI),但几乎没有特别针对于凹型平面特征物的形状指数。本文提出三个这样的形状指数,从而为形态定量研究增加了一个重要新内容。为更好地  相似文献   
95.
文[1]利用矩阵的加逆给出了矩阵方程AXB+CYD=E解的相容性,唯一性及通解,本文指出,文[1]的结果可利用矩阵的减号逆写得更一般些,而且纠正了文[1]的几处错误。  相似文献   
96.
Ремеэ算法是解决最佳一致逼近问题的一个著名算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解一个含有n 2个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本文通过分析该方程组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快速算法。该算法仅需O(n^2)的工作量,而用经典的Gauss消去法解该线性方程组则需要O(n^3)的工作量。二者比较,快速算法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97.
本文讨论了在现场获取声压-残余声强指数的技术,用实验验证了该技术具有予期的工程精度.  相似文献   
98.
99.
本文用塑性理论推导板材的成形极限,考虑了dp1=0和dp1=dp2=0两种分散性失稳条件及集中性失稳条件。最后分析据此建立的成形极限曲线图的缺陷和不合理处、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
沥青针入度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针入度指数P1的历史,探讨了P1的应用基础和适用范围,P1应用基础是沥青的针入度的对数与相应的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这一假设,中国的规范中P1是根据一个不同温度下的针入度回归出来的,不同于欧洲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与分析发现,如果根据中国的规范方法计算P1,P1受是否预冷、温度及温度个数等因素的影响,针入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变化会引起P1更大的波动,回归时很高的相关系数并不能说明由试验数据回归的P1是可信的,由于改性沥青的针入度的对数与相应的温度之间不再是线性关系,P1用于评价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