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94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320篇
系统科学   425篇
丛书文集   1060篇
教育与普及   5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4篇
现状及发展   47篇
综合类   2287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1326篇
  2013年   1189篇
  2012年   1619篇
  2011年   1890篇
  2010年   2022篇
  2009年   2429篇
  2008年   2437篇
  2007年   2295篇
  2006年   1538篇
  2005年   1147篇
  2004年   906篇
  2003年   977篇
  2002年   823篇
  2001年   867篇
  2000年   526篇
  1999年   353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57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交际法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交际能力。Krashen指出,只有在进行可理解的,有趣的或相关的,不按语法项目编排的和大量的输入的情况下,语言习得才能够得到最好的发生。这些原则对交际法来说也同样适用。遵循这些原则可以使外语教学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2.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西洋美声比相对滞后,在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方面更多的是学生与跟踪,还不能超越领先。为此,我们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的同时,正积极的探索实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新课题,走出新路子,创出新成果。  相似文献   
53.
创造性教学是一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开发人的智能,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不断进取的心理品质为核心的教学过程,其要点是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下,突出运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侧重于智力因素的挖掘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54.
针对高师速滑教学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运动能力、教学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5.
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对职业经理人管理劳动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职业经理人的使命从解决一般程序性任务为指向的常规管理 ,转变到以解决非程序性任务为指向的创新管理。本文从现代企业管理技术、财富创造方式及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三个维度阐述职业经理人管理劳动的形式和特性 ,分析了职业经理人创新劳动在现代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6.
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能力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 ,随着音乐教育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着自身的调整与拓展。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方面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传统的能力观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又启发人们从更广阔的空间去审视和思考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力建构的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57.
写作是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表达性技能,同时也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从加强英语基本功训练,培养写作兴趣,正确辅导学生练笔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58.
通过讨论短跑运动员在高速跑中肌肉放松技术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提出 了识别运动员在奔跑过程中肌肉放松能力的方法,为教学和训练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9.
编者按     
高新区作为创新资源集聚的区域,肩负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使命。广东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为广东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环境的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0.
在应用与推广的研究中我们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为指导,把体验型课型教学成果应用到生化、生化检验技术两门课程的教学中,介绍了此项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及所取得的实践效果,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充分证明此项科研究在这两门课程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