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95篇
教育与普及   9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73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传统的智能教学系统虽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没有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绪。随着情感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学生的情感因素加入到教学系统中将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适应性教学理论和情感识别技术,然后在总结传统的智能教学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情感识别的适应性教学模型,并重点介绍了基于情感识别的适应性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认为心灵的沟通是最关键的问题,通过创设师生愉快的交流氛围、架设学生和作品之间的桥梁来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具体而言,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角色互换;做好评价;倾听心声;注重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3.
李彬 《科技信息》2008,(6):264-264
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心理学理论,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实现良性互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良性互动的问题。文章主要给出了两方面的建议:即(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二)课堂内外师生密切配合、学生之间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4.
张新芳 《科技资讯》2007,(13):108-108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提高学生明理能力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科学地把握和运用,就能够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生产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在消费产品和服务时,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产品和服务的本身,而是更加关注他们的感官体验和思维认同的过程。这些变化使企业的营销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机会。面临体验经济和体验消费的到来,体验营销应运而生。体验营销要求企业必须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使客户与企业建立合作,以此促进企业达到增加产品销售量的目的。文章将就星巴克的体验营销之道让读者“体验”真正的体验营销。  相似文献   
16.
兰辛 《科技信息》2007,(7):135-135
音乐课堂教学应从创设情境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利用“审美”和“情感”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作为中国古代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心学修养理论,详尽而系统地阐述了道德养成中知,情,意,行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特别是在道德养成的高难环节,即道德的自律与践行两方面畅发其意,赋予了主体巨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抓住了道德养成问题在理论上的重点和实践中的难点,其心学修养理论具有不可移易的超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学语言是一种多重符号,它“一语双关”。文学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分为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表层意义构成形象和图画,深层意义构成情感、思维或哲理。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深层意义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不着一字”法、双关法、象征法、析字法。表层意义是固定的、不变的;而深层意义则是流动的、变化的。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透过字里行间去领略作者的言外之意,去理解作品所蕴合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是师生心灵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情感的互动与交流、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教学“以生为本”,师生共同体验着生命课堂的涌动与成长。追寻人文诗意的语文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大步前进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运用其手中权力实施领导行为的领导者已经被淘汰,而取而代之的将是那些真正意识到社会形式的转变与经济的发展对领导方式的影响的领导者。和谐心理指导下的领导方式将成为新形式下领导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