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98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 这是两个爱情故事。这两个爱情故事情节差不多。艾特玛托夫的中篇小说《我的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的故事主要内容是得而复失,张贤亮的中篇小说《肖尔布拉克》的故事主要内容是失而复得。这一得一失的处理不是作家任意安排的,它表现了两位作家身后的不同民族的心理模型,在这种心理模型作用下的作家心理建构,以及有这种心理建构的作家的独特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对于生活的苦难意识。吉尔吉斯作家艾特玛托夫是位理想主义者。在他的作品中,善与恶分明地存在着,好人与坏人也分得很清楚;在表现爱情内容时,他强调恋人们的外表与内心的美丽和谐一致,讴歌爱情至上,把追求爱情当成人生第一要谛。充分体现了苏联文学中的理想化原则。在《我的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中,作者对男女主人公初次见面的描绘就很有意味。男主人公伊利亚斯趴在汽车下面修车,看见一双胶靴和一条老式裙子走近他,当知道来了位姑娘就问:"你  相似文献   
82.
就宝玉婚恋对象的本质而言,无论是姑表林黛玉,还是姨表姐薛宝钗,都是一种愚昧落后的违反科学的婚恋现象。决不能因为宝玉的自由恋爱现象有一定反封建进步意义,而"一俊遮百丑"。宝黛的爱情无论在何时一过去和今天一都必将是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83.
在以关汉卿《窦娥冤》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复仇剧中,基本形成了一个从复仇到团圆的特别审美模式。这与西方复仇剧中,“俄底普斯式”、“哈姆莱特式”的悲剧结局有着内涵上的重要区别。中国的传统悲剧往往打上了传统的道德伦理的烙印,传统的审美心理主张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直接促成了大团圆结局的产生。在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悲剧审美模式的同时,也不容忽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84.
本文试着分析庐隐小说的特点:浓厚的自叙传性质;以情感人的悲剧意识;对女性命运的追问;融情入景的笔调。旨在说明庐隐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应当切实加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85.
当事业与爱情发生矛盾时,大多数男性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事业,放弃爱情,这就造成了男性生活上的悲剧。在男性所从事的事业当中,牧师这一职业无疑是事业和爱情势不两立,矛盾最突出,最尖锐的。本文试图从事业与爱情矛盾对立的角度,分析丁梅斯代尔和拉尔夫两位牧师形象。  相似文献   
86.
《毛猿》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通过对主人公扬克的形象刻画,作者指出了人在社会中的所属这一主题,同时也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下层人物的悲惨境遇。  相似文献   
87.
管姗姗 《科技信息》2007,(11):171-171
本文从海明威的第一部重要长篇小说入手,分析了小说主要人物的塑造与作者心灵世界的关系,提出早期海明威的作品中已经反映出所谓“硬汉精神”。同时,结合海明威的家庭教育背景分析他“悲剧性格”的产生根源以及这种性格是如何在小说中反映出来的。  相似文献   
88.
龄官是《红楼梦》中刻画得比较成功的次要人物之一,她的性格特质是造成其爱情和命运悲剧的重要原因。这一形象具有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内涵,其爱情悲剧在全书整体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9.
斯坦贝克在小说《菊》中,以不动声色的对话与细节描写,展现了现代人生活的巨大危机:在当代社会日益物质化、功利化的进程中,人们的精神追求在大幅度贬值、急剧丧失,“以至于不再有精神问题”。  相似文献   
90.
谢林认为 ,全部悲剧艺术的基础是隐蔽的历史必然性对人性自由的干预。本文拟就谢林的这一悲剧观点 ,对其产生的哲学基础 ,内在表现和意义结果进行了研究与梳理 ,并结合具体作品做了进一步细致地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