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98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从伦理角度看,哈代《还乡》中主要人物悲剧的根源在于人物处理家庭伦理关系时对伦理原则的违背所导致的矛盾。姚伯太太在处理家庭关系时违背了代际伦理原则,束缚了儿子克林与侄女朵荪的自由意志,不仅导致了她与克林之间的亲情悲剧,而且对克林的婚姻悲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使朵荪成为一桩悲剧婚姻的无辜受害者。游苔莎与韦狄在处理各自的家庭关系时则置婚恋伦理于不顾,双双招致了殒命之灾,从而导致了各自夫妻关系的解体,给两个家庭造成了悲剧。  相似文献   
42.
张洁的长篇小说《无字》讲述了女作家吴为母系家族三代女性的悲剧人生,揭示了男性权力意识、政治权力意识和社会上来自包括经济、法律、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权力对女性生命的压抑和戕害,对这多重权力包裹下的爱的神圣性进行后现代式的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43.
杨勉 《世界知识》2011,(5):20-23
当代国际关系中边界与领土争端频发,充分了解和掌握边界与领土的国际法概念和政治地理学内涵,有助于深入理解、分析和评判边界与领土问题。  相似文献   
44.
全球气候博弈的实质是各国在承认地球资源和承载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力图在未来世界能源、资源分配和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的分配中获得尽可能大的份额。美国与中国的个案分析表明:气候公地的悲剧源于博弈主体对于自身短期利益的追求及对人类根本利益的忽视。具体说来,发达国家受制于自由民主制度放纵的内部博弈,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的受制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与不平等现状下外部博弈引发的安全需求。气候危机将人类带入困境的同时也加速了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进程。公地悲剧的出路在于强化国家在应对气候方面的作用;加强转型时期政策的系统性;以政治上的预防原则对应吉登斯悖论;国际社会对于责任认定的公平化。  相似文献   
45.
"美国梦",美国文学的传统主题,成了美国文化的化身和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随着现代文明的出现,它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怀疑和否定,作家们更是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批评.美国现代戏剧和美国梦有怎么样的一种联系,是本文的一个出发点.分析作品背景、人物和写作手法,对美国现代戏剧界顶尖人物的三部代表作进行探讨,发现他们的作品从各个层面剖析了"美国梦"的失落这一文学的主题.从传统的"美国梦"主题的角度,重新研究美国现当代戏剧作品,对我们理解、研究美国现代戏剧作品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6.
浅析作品《德伯家的苔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丝是哈代塑造过的最好最美的女性形象之一。小说描述了一个纯洁、美丽、勤劳的农村姑娘苔丝在不幸失贞之后,被冷酷的社会、腐朽的道德逼得走投无路,愤然杀人而自己被处死刑的故事。在强烈震撼痛惜之余,我们又深深感到其悲剧的不可避免。本篇将试从社会环境、家庭及个人性格等方面,探讨导致主人公悲剧的必然因素。哈代这样处理和反映人物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完美的正面人物形象和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鞭笞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丑恶,这也正使得《苔丝》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较他的其他作品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47.
《孔雀东南飞》中的悲剧,归根结底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性格造成的,封建礼教、封建门阀观念及封建家长制充其量只是悲剧形成的外因,而刘、焦的性格因素则是悲剧形成的内因。而且必须是刘兰芝、焦仲卿及焦母三者的性格发生矛盾碰撞,悲剧才会必然地发生。  相似文献   
48.
黄斌 《科学大观园》2012,(15):61-61
艺术意味着天真,政治意味着残暴,这种看法本身就显得太过天真,事实也并非如此。值得玩味的是,20世纪的独裁者们仿佛同时拥有天使与魔鬼的两张面容,不约而同地患上了艺术情结综合征。1889年4月  相似文献   
49.
冯英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4):73-74,110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把人物置于悲情的困境下叙说他们对命运的抗争,反映了美国黑人在极端生存环境下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她笔下形形色色的自杀把黑人内心冲突推向了悲剧极限。本文试从悲剧视角评判莫里森笔下黑人的自杀行为是黑人用身体渗透到种族和阶级斗争中,是黑人由死向生的革命性行为。  相似文献   
50.
《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用饱醮心血之笔塑造了一个个悲剧人物典型,其中林黛玉更是典型中的典型。细品林黛玉,总觉得她的个性中暗含着某种扭曲。林黛玉的人生悲剧的形成不排除社会历史客观际遇的摧残,不排除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压抑,不排除生理病理等先后天缺陷对她们身心健康的损伤,此外还应该有某种主观自为的原因。这就是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才貌双佳的少女,其心灵上积着一种彻里彻外的自卑与自尊极度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便是林黛玉人生悲剧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