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思品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教师上课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思品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品课教师喊出了“思品课没法上了”的哀叹。  相似文献   
42.
2007年11月19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公布了最新的艾滋病年度报告,承认全球感染艾滋病病毒(HI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人数被高估了600万.根据新的统计方法,2007年全世界感染HIV人数为3320万(原估计数据为3950万),其中包括250万名儿童.  相似文献   
43.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它和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政治方向、思想路线、根本宗旨以及创业精神上都是相通的。所以,在讲授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时,可以融入延安精神的内容,从而大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4.
教学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门艺术,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因其思想性、时代性强,又是理论性学科,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可能都觉得,课的内容不多也不是很深,可让部分学生开口,简直比登天还难.本文结合教学谈几点让学生开口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通过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的分析,认为:我院武术普修课教学存在着诸如武术普修课学时偏少、教学内容结构不尽合理主要以武术基本功和套路教学为主、教学过程和模式单调、教学评价不注重学生个体性差异、武术场地器材及武术类图书影像资料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就相关问题提出增加教学课时数量、...  相似文献   
46.
中学思品课教学要顺应时代要求,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激发学习兴趣;(二)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是创设问题情境;(三)培养创新能力形式的关键是发散思维能力和提高想象力;(四)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形式多样的活动课。  相似文献   
47.
以陈亡入隋文人及其创作为中心,探讨了所谓“南冠之思”是作为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一种悲剧性生命体验,包括对南方故土的乡关之思,对国家倾覆的惨痛记忆,对自身社会身份的失落感和旧臣情怀,对人生和命运的悲剧感。这种体验的语言呈现构成“南冠之诗”,从而反过来昭示、确认并强化了他们的存在悲剧。从文学史来考察,南冠之诗还明显突破了南朝文人原来的审美情趣,导致诗歌的新变。  相似文献   
48.
为了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教学质量,建立合理的达标考试标准,韶关学院体育系对体育教育专业2001级和2002级的田径普修课的短跑、跳远、铅球达标考试采用了不同的考试标准进行教学实验,通过教学实验探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合理的考试标准.  相似文献   
49.
搠思吉斡节儿是元代高僧,被元廷尊为国师,是对蒙古文化传承做出卓越贡献的文化泰斗。他整理并规范了蒙古文书写系统,编写的语法著作是后世蒙古语语法研究的奠基作品。他继承蒙古文传统诗歌格律,同时吸收梵、藏诗歌的某些结构形式,使蒙古书面语诗歌格律趋于定型。古今中外学者常把搠思吉斡节儿同其他人相混淆,但这些人的生活年代与搠思吉斡节儿相距较远,可见不是他本人。  相似文献   
50.
应用伦理学:伦理致思范式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伦理学决非是所谓伦理学原理在具体生活领域中的应用,也不只是词语的改变,毋宁说它是伦理学面对市场社会建立以来出现的诸多伦理难题和伦理困境所完成的人类伦理致思范式的一次总体性和根本性的转换。领域不同,利益主体及其关系相异,伦理规则就不同,试图找到一种适合于一切领域的所谓的基本原理已不再可能。领域化、问题意识与问题研究、追寻意义、辩护与批判是应用伦理学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