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9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8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自蔓延高温合成MgB2粉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成功制备了MgB2粉末.通过热力学计算、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了各相生成的先后顺序及转化关系,探讨了合成反应产物中的相组成、MgB2的分解温度等.结果表明,自蔓延高温合成法能制备无MgB4等杂质相的单相MgB2,且晶粒细小易于分解.  相似文献   
62.
将含有不同浓度的乙醇、乙醛的任氏液滴加到蟾蜍坐骨神经表面,30 s后测定神经干刺激阈值、最大刺激值、复合动作电位峰值和不应期等电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乙醇在86~515 mmol/L浓度范围内能使神经标本的不应期缩短,刺激阈值、最大刺激值减小,复合动作电位峰值升高;而乙醛在8.4~42.8 mmol/L浓度范围内即能对标本产生上述影响.如果乙醇浓度提高至0.76~1.5 mol/L,则神经标本表现出不应期延长,刺激阈值、最大刺激值提高,复合动作电位降低(仍高于空白对照组)等现象;而使神经标本表现出相同现象的乙醛浓度只相应地提升为0.085~0.4 mol/L.用高于1.5 mol/L浓度的乙醇处理神经标本,可能对其造成不可恢复性损伤,而乙醛的最低损伤浓度为0.5 mol/L左右.因此,乙醛对神经标本产生影响和造成损伤所要求的浓度较乙醇低,其生理影响作用较乙醇大,提示乙醛在饮酒的生物学效应中是十分重要的效应物质.  相似文献   
63.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的哲学家还是西方的哲学家,都认为心脏会思考,他们认为人类的情感来自于心里而不是大脑里,于是有了“心理”“、心灵”“、心情”等说法。现代科学研究则表明,人类的情感来自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而不是心脏。然而,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则表明,心脏可能真的会影响人们的性情。这个说法遭到一些心理学家的反对。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心脏也许有某种“思考和记忆功能”!这正是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变、继承了心脏捐赠者性格的原因。据统计,每10例接受换心手术的病人中,就有1人会出现性格改变现象。美国…  相似文献   
64.
采用含水乙醇正己烷双液相(TPS)和正己烷单相(SP)萃取的亚麻籽粕为研究对象,通过碱溶酸沉提取分离蛋白,应用质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研究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双液相技术能明显改善亚麻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TPS分离蛋白的凝胶力学性质得到明显增强;TPS分离蛋白的保水性、保油性、起泡能力和起泡稳定性优于SP分离蛋白,而SP分离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能力略优于TPS分离蛋白;双液相萃取有利于提高分离蛋白的变性温度,SP分离蛋白的变性温度与TPS分离蛋白的变性温度分别为99.7℃与108℃.  相似文献   
65.
心脏系统的混沌运动特征随物种进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兴元 《科学通报》2002,47(17):1290-1295
按照非线性理论,对健康人、冠心病人和成年犬进行了心电取样。在对人和犬的大量心电信号的功率谱分析、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心电信号的功率谱、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反映了心脏的总体动态特征,它们可作为一种定量研究心电图的新方法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2)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心脏的运动是混沌的,而在病理状态下则趋于有序。(3)基于人犬对比。揭示出混沌是衡量生物体制进化的一个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冬眠状态黄鼠与活跃状态黄鼠心肌在Rynodine,CD^2 和低[Na ]。作用下动作电位和收缩力的变化。实验表明黄鼠能随活动状态的不同而改变钙调节方式,在冬眠状态主要通过增强内源钙的利用进行钙调节。  相似文献   
67.
EMG信号的一种合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改进了的肌电信号模型,完成了单纤维动作电位(SPAP)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的计算机模拟.以此为基础,结合肌肉组织的生理结构和肌电信号的产生原理,首先由多路SPAP信号经过符合生理特性的变换处理后,合成一路MUAP信号,然后考虑人体组织对肌电信号的衰减作用,对具有不同发放率的MUAP序列进行EMG信号的合成.这种人工合成的EMG信号有助于从理论上研究肌电信号的发放率和传导速度等特性,并将为肌电信号的分解给出一个合理标准.  相似文献   
68.
用Langendoeff法灌流雄性Wistar大鼠心脏,平衡10min,于再灌3min内每隔15sec收集一次冠脉流份,连续检测冠脉流份中CK、LDH以及GOT的活性(U/L),比较它们释放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再灌3min内,3种酶都呈双相释放。第1峰出现在再灌15sec,酶活性为对照值的5-9倍,它主要反映缺灌损伤,再灌90-120sec又出现第Ⅱ峰,主要代表再灌损伤。无论是再灌3min内酶释  相似文献   
69.
为了估计心脏光学标测过程中不同探测深度对光标测结果的影响,利用电兴奋跨壁传导模型和荧光传输模型,模拟了心室电兴奋跨壁传播时跨膜电位的分布和不同光探测深度的荧光信号,并将深度权重的荧光信号与组织表层细胞的荧光信号做了比较,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如果大多数荧光来自组织的近表层(小于0.5mm),光探测深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当探测深度增加时(大于等于0.5mm),尤其在螺旋波条件下,两种动作电位在上升时间、幅度和时程上的差异随探测深度的增加而加大,所以需要对以往由心肌表面电标测得到的电生理指标做相应修正.  相似文献   
70.
A 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NAR) model is built to model the heartbeat interval time series and the optimum model degree is proposed to be taken to evaluate the nonlinearity degree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A group of healthy persons are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get nonlinear information from short (6—7 min) heartbeat series and consequently reflect the degree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which supplies convenienc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Finally, a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time domain method shows that the NAR model method can reflect the complexity of the whole signal and lessen the influence of noise and instability, in the sign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