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88篇
系统科学   59篇
丛书文集   213篇
教育与普及   9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375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01.
本文研究了用强酸性阳离子树脂K2641作为催化剂,由乙酸与异戊醇酯化反应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动力学行为。实验在一个间隙反应器中进行。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乙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应用Arrhenius公式,得到了反应动力学方程:r=-dc乙酸dt=0.3656 dm3/mol.se-30120RT J/molc乙酸c异戊醇-8.44.04 mol/dm3.se-49750RT J/mol。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30.12 kJ/mol和0.365 mol.dm3/mol.s。逆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49.75 kJ/mol和844.04 mol/dm3.s。  相似文献   
102.
用改进的方法合成和确证了2-苯基-2,3-二氢-1,5-苯并噻庚因-4(5H)-酮(PDBT)和2-(2-呋喃基)-2,3-二氢-1,5-苯并噻庚因-4(5H)-酮(FDBT)两个化合物,其纯度分别为99.5%和99.6%.并得到了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最强线用Hanawalt法表示.另对这两个化合物的TG和DSC曲线进行测试,并对其特征值进行指征.结果发现,两化合物在熔化时就发生了分解,其熔点测定具有程序性,就此引起不同文献报道的熔点值存在明显差异.根据GB/T617-1988对其熔点测定,给出了两化合物的熔点值:PDBT T始175.86°C,T终177.09°C;FDBT T始158.54°C,T终159.31°C.  相似文献   
103.
用乙二胺与乙酰丙酮、水杨醛反应合成了一种异双四齿席夫碱配体(H2L)及其铜、钴、镍、锌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推测所有配合物均为烯醇式四配位结构,确定新配合物的组成为MC14H16N2O2(M=Cu,Co,Ni,Zn).研究了配合物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性能.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集对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集对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粗集与集对的相似之处,将粗糙集理论与集对论相互嫁接、相互渗透,提出集对分析中的粗糙集方法,用粗集中的上下近似集来定义集对中的同异反联系度。这种方法的研究将有利于融合二者的优势,为确定不确定系统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气掘、知识发现等提供了更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5.
噁草酮是法国罗纳公司于1963年研制的有机杂环类,属触杀型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其化学名称是2-特丁基-4-(2,4-2氯-5-异丙氧苯基)-1,3,4-唑啉-5-酮,其分子式:CNOCLH,分子量345。其分析方法为气相色谱法。本文介绍了一种分析噁草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可作为企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脑囊虫病治疗效果。方法:612例住院脑囊虫病病人,按头颅CT(绝大部分)或MRI(较少部分)扫描诊断分为441例急性脑囊虫病和171例慢性脑囊虫病,均采用吡喹酮(25mg/kg.d)治疗3疗程(每疗程服药9d),各疗程间隔1~2mo。追踪观察半年。结果:不同时期治疗有效率存在差异,急性期治疗有效率90.46%,慢性期治疗有效率36.78%。结论:急性期脑囊虫病治疗疗效好,脑囊虫病应尽快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107.
从原筛选的产酶菌株CW2出发, 经多次紫外诱变、 初筛和复筛后, 获得了变异菌株CW2M3, 其产酶水平为原菌株的332.7%, 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薄层层析证明,CW2M3分泌的新型淀粉酶能有效地催化淀粉降解产生异麦芽低聚糖, 产物主要包括异麦芽糖、 潘糖、 异麦芽三糖等. 用正交法结合薄层层析法确定了各因素对CW2M3产酶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 培养温度是显著因素,CW2M3的最适产酶条件为: 用牛肉膏培养基(牛肉膏0.7%、 蛋白胨0.7%、 NaCl 0.5%、 pH 7.0)培养, 温度40 ℃, 时间12 h. 用该酶催化淀粉转化为异麦芽低聚糖时, 酶促反应时间和温度均是显著影响因素, 酶催化淀粉降解的最适条件为: 温度65 ℃, 酶促反应1.0 h, 体系pH为7.0.  相似文献   
108.
异结构混沌系统同步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目前混沌同步问题主要研究结构相似的混沌系统之间同步控制的现状,本文提出运用非线性控制定律实现两个异结构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实现了新的混沌系统和一类统一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并运用非线性控制定律设计控制函数,得到了控制系数的稳定范围.采用Matlab进行数字仿真表明该同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又利用EWB设计模拟电路,结果与Matlab的仿真结果吻合,更进一步证明了该同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发光分子水杨基荧光酮羧甲基纤维素铅微球(L-[(CMC)2Pb-THBF]-MB)在滤纸基质上可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光.基于EDTA与Pb2 的络合反应,使L-[(CMC)2Pb-THBF]-MB微球转化为水溶性组分(PbY2-、2CMC-、THBF),该组分与痕量的Ag 作用生成(CMC)2Ag-THBF,导致S-L-[(CMC)2Pb-THBF]-MB的固体基质室温光猝灭,建立了发光分子水杨基荧光酮羧甲基纤维素铅微球固体基质室温猝灭测定痕量银的新方法.Ag 的含量在8.0~40.0 fg/斑(20.0~100.0 pg/mL)内与ΔIp值符合比尔定律,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ΔIp=12.56 0.5527CAg (fg/斑),r=0.999 2,检出限为2.2 fg/斑.该方法用于人发、茶叶中痕量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0.
集对分析是处理不确定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近几年来在工程应用、决策支持系统等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文试图利用集对分析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并通过实例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