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1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了研究将菹草引入生态型河道受损水体修复的可行性,通过室内实验系统地研究了菹草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菹草是修复受损水体较理想的材料,菹草对总氮(TN)、总磷(TP)和CODMn的累计去除率,在夏季分别为66.45%、91.05%和46.06%,在冬季分别为25.74%、26.59%和10.93%;菹草对水体的净化能力高于金鱼藻和狐尾藻.文中还探讨了修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通过宏观的质量平衡估算,1 g菹草在1 a内可以从1 L水体中去除TN、TP和CODMn分别达到44.70、13.38和35.13 mg.  相似文献   
72.
土壤地下渗透系统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地下渗透系统,是一种自然生态净化与人工工艺相结合的污水净化技术.本文介绍了土壤地下渗透系统的净化原理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土壤地下渗透系统中一些关键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土壤地下渗透系统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今后土壤地下渗透处理系统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以广州市为数不多的天然红树林湿地之一,南沙开发区内珠江火电厂下游珠江狮子洋河段西南岸以及槽船村内河道水闸下游两个区域的天然红树林湿地沿途的溶解性磷酸盐含量变化的实测数据为依据,研究天然红树林湿地对磷的净化作用。河道内红树林不同覆盖宽度区之间和不同河道之间溶解性磷酸盐含量的对比分析显示红树林湿地对水体中的溶解性磷酸盐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河岸红树林湿地的过滤作用的大小与河岸红树林占据河道面积的大小有关,同等河宽条件下,红树林植物覆盖宽度越大其净化能力越大。  相似文献   
74.
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采用氟罗里硅土/活性炭混合柱柱层析净化方法,以HP-5毛细管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的气相色谱(GC)方法测定了茶叶中六六六、三氯杀螨醇、滴滴涕、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等多种农药残留。所建立方法的分析结果与外检结果基本一致。方法具有溶剂使用量少、净化效果好、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可满足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5.
本文旨在分析霍桑的道德思想,通过其在《红字》文本中的具体表现,揭示霍桑道德思想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指出他的道德观是建立在宗教教义基础上又不同于宗教教规的道德观,而后又进一步阐述了他这种道德思想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76.
泥沙对天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净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研究表明 ,泥沙在天然水体的净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泥沙的水体仅需6h就可使 COD去除率达到 5 0 %以上 ,而不含泥沙的水体达到该值需 70 h以上 ;吸附饱和后的泥沙其 zeta电位 (绝对值 )会明显降低 (由原来的± 40 mv左右降至± 2 0 mv左右 ) ,易发生沉降 ,若要使泥沙较好的悬浮 ,须使其所处的酸度在 p H=7-1 2范围  相似文献   
77.
含氟溶液的高岭石吸附实验表明,其吸附能力与溶液的pH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酸性条件下,高岭石的吸氟量较大,降氟率较高,降氟率较高;随着pH值的增大,其吸氟能力大大降低;而在碱性条件下,高岭石基本不具有吸氟能力。高岭石的吸氟量还受高岭石用量和含氟溶液浓度的影响。高岭石吸附氟主要是由于体系pH值降低,高岭石表面带正电荷而吸附F^-离子;另外,随着NaF浓度的提高,体系ζ电势减小,发生絮凝作用,高岭石携带F^-离子沉淀下来。  相似文献   
78.
磷对水生植物菱及睡莲叶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不同磷营养水平对睡莲(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和菱(Trapa bispinosa Roxb.)叶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磷营养水平的升高,叶内的无机磷含量升高,叶绿素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Chla/Chlb升高;对多肽组分无明显影响;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菱叶的ATP含量、睡莲叶的有机磷含量和PSⅡ电子传递活性都呈现钟罩形的变化趋势,在最适磷浓度时达到最高,低或高的磷水平下都有所降低。在本实验条件下菱的最适磷浓度为0.1mmol/L,睡莲的最适磷浓度为0.5mmol/L。光呼吸速率在低磷营养水平下较高,表明低磷促进光呼吸。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在两种植物中不同,在菱叶中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睡莲中则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79.
利用花卉植物瓜叶菊,对排施于淤泥中的重金属铜离子的实验室内静态净化实验研究表明,瓜叶菊对淤泥中的Cu2+具有明显的吸收去除效果,富集强弱为根>茎>叶,最大富集能力分别为76.2%、64.7%、60%,说明瓜叶菊能明显改善铜污染状况.并通过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变化,探讨了其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80.
稀土在钢中的作用规律与最佳控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