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68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1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低压无功补偿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无功补偿的意义,阐述了无功补偿的原理,介绍了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方法、适用范围及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72.
流体在并联管组换热器中的流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换热器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通过离散模型计算方法可得到流动工质在并联管组内的流动特性,在对离散模型的建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来确定离散模型中的关键系数,即集箱中的静压变化系数和支管进出口的阻力系数,通过离散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说明与简化的连续模型相比,离散模型是一种更为符合并联管组流动特性的理论模型,同时也表明了用BP算法来确定离散模型关键系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
为减小载人航天器热控、环控生保系统中并联热网络系统的质量 ,在一定的简化和假设的基础上 ,建立热网络流动与换热的物理和数学模型。以系统总换热面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 ,用极值有理法求解 ,得到最佳冷媒流量分配率随各热组件效能的变化关系。热组件效能大 ,其冷媒流量分配率就大 ,效能小 ,则其流量分配率就小 ,且热组件的效能总小于其流量分配率。研究结果为航天器工程中并联热网络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介观含源RLC并联电路的量子涨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于耗散的存在,介观RLC并联电路中的磁通量和电荷不是一对线性厄米算符,因此,构造了一对正则变量,并用该对正则变量作为算符实现了介观RLC并联电路的量子化,在外源作用下,介观RLC并联电路系统由初始本征态将演化到平称Fock态,在平移Fock态中,计算了磁通量和电荷的量子涨落。  相似文献   
75.
文章分析了一般结构尺度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正解。首先,建立了含有移动副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分析的方程,并将其化解为只含有从动件一个运动位置参数的代数方程(一元六次方程),通过优化迭代计算出六个解;其次,介绍了全为转动副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解,可在含有移动副机构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说明了求解过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6.
提出一种新型三坐标CNC雕刻机的概念设计。该雕刻机采取平面并联机构实现X,Y方向进给运动,而安装在该机构末端的串联主轴实现Z向进给运动。针对该平面并联机构,研究基于总体灵活度的运动学设计方法,指出运动学设计问题可归结为以全局运动性能指标最大为目标的单目标、有约束的优化设计问题。同时,利用随机方向法搜索到一个最优解,通过实例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可用于样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77.
本文着重介绍利用三要素和四要素模型分析粘弹性管路液流的动特性问题,推导出压力波传播速度的计算式,通过实验曲线求得实际传播速度的几种方法.并初步探讨应用电回路模型研究粘弹性管路液流动特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8.
在空气-水两相流试验台上,对水平放置集箱的U型和Z型并联管系统中的两相流流量分配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着重对水平并联管中两相流流量分配规律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推导,得到了计算各支管流量的计算式,并用实验进行验证,其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结果对两相流并联管束的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
本文讨论了电容器并联过程中静电能的损失,并应用等儿电路的方法证明出静电能的损失在三种情况下都等于等效焦耳热。  相似文献   
80.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逆动力学的模块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模块化计算方法研究了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逆动力学,计算效率能够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首先对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了系统分类和描述,通过对各类支链的运动学及动力学逆解的分析,应用Newton-Euler法建立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逆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逆解模块化计算软件的系统构架,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各类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逆动力学自动建模和可重构设计,并给出了一台新型并联机床的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