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49篇
系统科学   415篇
丛书文集   149篇
教育与普及   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3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82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了解决轨道车辆采用公路运输交付至业主过程中,运输振动导致轨道车辆频繁出现电机传动轴承损害问题,利用美国NI仪器公司cRIO平台搭建了电机主轴振动的实时监测系统,选用加速度计、GPS和摄像机等传感元件对轨道车辆电机的振动、运输卡车的速度及行驶道路的路面质量等参数进行关联性监测。获得了哈尔滨地铁1号线运输(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厂-哈尔滨地铁车辆段)的监测数据,得出了电机主轴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20Hz频点附近,市区内的车辆运行速度与车辆振动水平大体呈线性关系,高速路段的振动较市区更为剧烈的统计结论。  相似文献   
112.
以沪昆高速公路K940+200处岩溶灾害为例,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模型,对岩溶路基的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车辆动态荷载采用半波正弦形式,以此来模拟行车驶近和驶离岩溶区这一动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4车道均施加行车荷载后,路基变形满足规范要求,行车荷载对路基的影响深度为6~8 m,且行车驶离岩溶区过程比驶近过程对路基影响大。同时,考虑了注浆结石体与灰岩之间的接触面和两者的弹性模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发现接触面的存在使注浆结石体与围岩之间产生分离(脱空)现象,且两者弹性模量越接近,溶洞周围应力集中现象越不明显,加固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3.
为探究等离子体对类厢式货车的气动减阻效果,以GTS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当来流风速为20 m/s时,3个位置处等离子体布置角度、激励电压对GTS模型的气动减阻效果并分析其减阻机理,然后进行组合工况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是通过诱导近壁面气体定向流动使流动分离点后移、推迟流动的分离,从而减小GTS模型前后压差阻力、降低整车气动阻力系数,等离子体布置的位置在流动分离点后方并且靠近流动分离点.单个位置激励时,等离子体布置在GTS尾部两侧时气动减阻效果最好,最大减阻率为5.09%;组合工况时最大减阻率可达6.01%.当来流风速一定时,等离子体存在最佳布置角度与激励电压.  相似文献   
11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0):116-119
孤立地理解人与自然以及二者的关系,使得西方环境哲学迟迟不能外化为人们的生态自觉。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基石,重新解读人与自然及其双向对象化关系,环境哲学才能赋予自身以感性现实性,才能诉求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解”。  相似文献   
115.
提出了一种在一系列连续视频图像中提取背景像素的方法.在背景提取的基础上,采用灰度图像的帧间差分法和背景均值法,再运用虚拟检测线法对视频图像中运动物体进行检测.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对所划检测线上的灰度像素矩阵进行运算,通过计量的数据,运用数学和物理方法,可以得出车辆的外形,即分为大、中、小型车,车辆的行驶速度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6.
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几乎已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界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和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实践转向”的共同结果.“现代实践转向”在中国奠定了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的实践美学,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实践美学成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导流派.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后现代实践转向”又打破了实践美学的唯我独尊的地位,形成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多元共存的开放局面.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实践美学发展到新的阶段,新实践美学依然一枝独秀,可能成为中国特色美学中的核心流派,并以“后现代实践转向”的发散性思维和多元共存的实践,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其中,以中国传统美学的优秀遗产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以西方美学发展为参照系,建设新实践美学,就是一个主要维度或多元共存中的主要“一元”.  相似文献   
117.
随着车辆走进千家万户,车辆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的问题也困扰着众多的车主,本文将就车辆日常维护与保养的意义与怎样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进行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118.
119.
本文叙述了一起35kV光伏电厂出线的保护拒动事故的排查经过,分析、阐述了差动保护、低压闭锁过流保护拒动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情况,为类似线路保护定值的整定提供了警示。  相似文献   
120.
李庆德 《河南科技》2014,(11):33-33
育雏舍不应靠近其他鸡舍,否则疾病传播危险太大。育雏舍与其他鸡舍的间隔至少要有50米,鸡舍四周应有围墙隔离,出入围墙的大门应有消毒池,进出车辆必须经过此池消毒。人员进入均须更衣换鞋。清理粪便或处理死鸡的脏道应和人员、车辆进出的道路分开。育雏舍门口应设置消毒池,并保持常存有效的消毒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